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

去年7月,在国新办举办的相关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就曾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区域创新的增长极。

2月初,《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提出,河南省将构建以郑州都市圈为核心引擎、区域中心城市多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总体布局,培育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3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以《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为题,在《人民日报》发声: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创。

多位专家在受访时表示,河南横下一颗心要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是照亮未来30年河南发展的大事。河南要有前瞻的视野和行动的底气,这是河南上下必须做出的历史选择。

文/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郭丁然金艾琳郭爽爽

编辑/陈晟

(郑州龙子湖智慧岛图源: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

01

一切有迹可循

在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在中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河南能否以郑州为中心打造一个国家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河南上下所瞩目。

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基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而提出的。

宋向清表示,我国经济以前多依靠投资等要素驱动,但随着我国经济向更高端层级进阶,投资等要素驱动已经不足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创新驱动,让科技创新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立了长短结合、科企共进、内外协作的科创模式。

在河南十大战略中,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放在了首位。

(图源:河南日报)

今年1月初,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新华社刊发的对其专访中表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成为重要人才中心,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道”。

这一描述,相当于是对河南未来的科技创新发展做了顶层设计。按照这一思路,他提出了五个“一流”的落地方案,即着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着力集聚一流创新团队、着力创设一流创新制度、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按照规划,河南要重塑省实验室体系,年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和10家省产业研究院、8家省中试基地挂牌运营,年将再布局一批省实验室和10家左右省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

(图源:河南日报)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郑大、河大“双航母”提质进位,遴选7所高校11个学科培育“双一流”第二梯队,依托现有理工科院校筹建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大学等。

作为对《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的呼应,2月22日,上任不久的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在郑东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表示,要全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成高原起高峰”中当好排头兵,积极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中当好领头羊。

河南要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

02

天时、地利、人和

在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看来,一系列重大创新能力提升举措,效果逐渐彰显。伴随这些设想的逐渐落地,郑州都市圈以郑州为中心全力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便有了眉目和底气。

目前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等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河南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争取打造一个国家级的区域科创中心,这是在为未来购买占领制高点的船票。

耿明斋表示,经验表明,创新能力提升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如果能够被赋予国家区域性科创中心职能,由国家在郑州密集布局教育部直属高水平大学、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水平研究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平台,那河南创新能力提升就装上了腾飞的翅膀。

宋向清认为,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希望国家能够尽早审议考察验收核准,为中原经济发展赋能。

03

郑州要挺直腰板

“在‘1+8’城市中,郑州科创力量最强。”河南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表示,郑州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十个城市之一,原因就是产业基础较好、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大等。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礼仪之门雕塑图源: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网站)

且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郑州市市全国中心城市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且新增人口主要来自于新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就是科创最大的主力军。按照二八定律,即人才队伍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涌现出20%的优秀人才,现在郑州已经具备了科创的人才基础,所以,应对郑州科创充满信心。

作为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郑州市集中了全省46%的高新技术企业、55%的成果转移转化,带动了智能终端、智能装备制造、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的七分之一,中铁装备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郑煤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超硬材料制品国内市场占有超六成……

“如今国内的区域经济竞争,已经逐步转化为以中心城市引领带动的经济圈的竞争。”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说,近些年郑州密集出台的人才、金融等政策,都在促进创新要素都在快速集聚,依托郑州都市圈“1+8”市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在宋向清看来,河南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探索和能力提升方面做出了很多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比如中原科技城、龙子湖智慧岛双创载体等,从项目立项入手,从人才引进切入,通过财政信贷和体制机制等支持,逐渐形成中原科创人才中心和产业创新高地,加之河南本身就已经非常完善的产业结构和庞大经济规模,已经具备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而要推动河南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也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科技创新中心。

04

“1+8”科创要统一规划,协同发展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表示,进入都市圈的8个城市,经济基础、产业基础比较好。纳入都市圈之中的城市之间的通达性、互补性比较强,未来城市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紧密合作、相互促进的一个局面。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州“1+8”都市圈的小伙伴都具备各自的优势,例如洛阳的装备制造;新乡的新能源电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焦作的新材料、许昌的电力设备产业、漯河的食品产业……

(图源:河南政府网)

喻新安认为,各个城市在不同产业上都有长处,将来在科技创新上有统一的规划和协同,一定比过去各自为战更具有爆发性,加速发展势能。

“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郑州以及周边的县域已经初现模板。”高亚宾表示,郑州的不少科研成果,已经向周边的武陟、原阳、尉氏等县域辐射落地。

未来,郑州“1+8”都市圈可以形成技术研发协同机制,统筹集中各地科研力量为各自的优势产业赋能,加快科技创新速度。同时,研发的科技成果可以向核心城市周边的县域辐射落地,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05

创新生态、开放心态、敢于“冒险”

未来,郑州“1+8”都市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还存在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在都市圈建立一体化公共服务、更便利的交通环境,对于人才的吸引和流动具有重要意义。”高亚宾说,另外,目前郑州已经和都市圈内城市形成了快速的交通连接,未来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之间如何形成快速度的交通连接也是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