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5月13日,“红旗漫卷绿水青山”首届中外诗人云台山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云台山景区智慧中心举行。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有:中国王维研究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学者、教授王志清,北京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诗人大会常务副秘书长北塔,中国诗歌春晚总导演、北京著名诗人辞赋家、屈原后裔屈金星,著名诗人、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散文诗世界》编委晓弦,北京知名诗人、资深媒体人周步,北京知名青年诗人、媒体人何旭,资深词曲作家、中国诗歌春晚执行导演罗福祥,诗人、辞赋家、中国诗歌春晚主撰稿之一刘知白,全国十佳青年朗诵家之一、北京青年诗人隋源,北京知名青年诗人、媒体人张霓,俄罗斯女诗人、中国诗歌春晚国际诗歌传播大使娜斯佳等中外诗人和诗歌文化爱好者。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十余名中外诗人畅游云台山奇山秀水间,品味大自然的瑰丽和诗意,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在端阳节来临之际,集中推出,诗和远方,永驻云台。(周步)
《云台山赋》
作者:屈金星
太行西挽昆仑,东望沧海,自北京长城之麓雄峙焦作黄河之滨,八百里铁壁铜墙,巍巍峨峨而脊立天下。其南端有山,冠绝四海,峰峡奇秀,云集如台,美名云台,乃为赋曰:
大河东去,怀川凤栖山阳;太行北来,云台龙腾天央;虎佑六都,神州几多峥嵘?鹏瞰四省,中原数度苍黄。山沉山浮,睹尽十亿载沧海桑田;云卷云舒,看遍五千年治乱兴亡。壮哉太行,挺中华之脊脉;奇哉云台,彰精神之辉光!
沧海横流,澎湃西东,岩浆喷涌,云台峥嵘。天迥地阔,谷深峰耸。崖壁千仞,白练荡涤红尘;岭峦万座,苍山葱茏青松。五峡四谷,鸟鸣山光竹影;百瀑千洞,鱼吻水韵诗情。红石奇峡,丹崖碧水潺潺;绿草峭岩,石桥游人层层。瀑潭百变,青龙夭矫空碧;峰林千回,瑶池潋滟澄明。桃花水母,悠游子房湖碧波;绣眼珍禽,乍惊云溪谷灯影。黄回绿转,春夏秋冬;朝晖夕阴,风雨晦明:青山妩媚,我披汉服翩跹花朝;碧潭顾盼,谁裁天瀑迢递蓝空?红叶烂漫,我插茱萸遍寻兄弟;冰挂阑干,谁折琼枝遥寄春风?
山水为形,文化铸魂。重重史踪,处处屐痕。莽原对阵,大军鏖于浊鹿;宁土制坯,炽焰铸乎陶神。紫气氤氲,一仙修行幽洞;清流激湍,七贤隐逸竹林。淬剑池边,斑驳嵇康剑光;醒酒台上,沉醉刘伶酒神;孙登石外,遥闻虎豹啸竹;王烈泉旁,时有猕猴嬉人。避暑之岩,传颂献帝德风;玄帝之宫,流布千年道韵;万善古寺,回荡梵天佛号;孝女秀塔,彰显儒家仁心。药王之洞,但求红豆杉驱散疫魔;云台之观,惟愿重阳阁福佑亲人;修武修文,一斗水润泽八方;能隐能仕,百家岩磊落千寻。宾朋纷至,神追魏晋风度;嘉友沓来,梦游唐宋诗芬。桃源何在?云台称心!诗意居此,天下何寻?你我俱客,山乃主人,客主合一,情近云深。
如斯美景,奋斗为源。红旗漫卷,高挂云帆。当轴决断,龙腾鹏抟;千军万马,同心鏖战。筚路蓝缕,以启林山。破冰发轫,旅游当先。入深潭兮探骊龙,得明珠兮灿中原。载誉燕京,名扬赤县。云台现象,一鸣九天。桂冠频频,嘉誉连连。美名万国,称颂宇寰。栈道云程,洋溢四海笑语;专列包机,呼啸五洲城垣;茅屋土墙,化作霓虹熠熠;古村新镇,引来凤凰翩翩。擘划恢弘,蓝图铭刻波痕石;方略磅礴,鹏翼扶摇云计算。绿水青山,谱写史诗巨构;梦笔丹篆,绘就盛世新篇。
嗟夫!云台山集黄山之云海、庐山之瀑布、雁荡山之湖荡,兼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奥,美美与共,共美寰宇,非止造化,亦赖人文也。抚今追昔,云台山炎黄开疆,圣贤寻道,唐宗挥剑,岳飞报国,叠彩拓荒,文旅勃兴,一脉传承弘扬者,乃中华不朽之文化,时代不灭之精神也!俯仰日月,天问星汉,举凡宇宙乾坤之大、庙堂江湖之远,中国人格、华夏灵魂所恒系者,家国天下之情怀,大义担当之德道也。太行今日所担者,岂非此擎天重任欤?试看明日之云台,是何等蒸腾之气象!
(说明:本文系文赋,非骈赋,意与韵矛盾时,以意为主,兼顾其韵。)
作者简介:屈金星:中国诗歌春晚创始人、总策划、总导演、北京知名诗人、辞赋家、中华新辞赋运动发起人之一。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系,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学院。年—年,在京策划发起七届中国诗歌春晚。年至年策划发起五届嫘祖故里中华母亲颂诗歌朗诵会。此外,还发起中国诗歌夏晚端午诗会以及中国诗歌秋晚。《小浪底赋》等辞赋作品在全国立巨石十多处,出版有《屈金星诗歌辞赋集》、《开封颂》等作品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数百家媒体曾对其进行过报道。
畅想茱萸峰(朗诵诗)
王志清
这就是你吗?茱萸峰!
呵,你把我的思念拨弄,
你把我的诗情堤岸引崩!
我来自入海口的江东,
仿佛千年之约的行色匆匆。
走出线装唐诗的葱茏,
穿过喧嚣的城市与霓虹,
走在焦作人新的崛起中,
走向你啊茱萸峰,
如同流浪的孩子走向故乡,
让感恩和敬畏压制住怯怯的冲动。
我不是来考证,
为什么起名茱萸峰?
我也不想争讼,
为什么一座山峰却联系到一代诗雄?
即便是给我足够的勇气,
我也不敢坐实“忆山东兄弟”写于这座山峰,
这绝非是我理屈词穷!
我宁可相信王维来过,
在盛唐的某个月夜或者清晨,
“兴来每独往”的来去从容。
从家乡来,只需翻过这座天门山,
这山真不算峻耸。
从隐居地来,只需淌过那条淇水河,
这河水也真不汹涌。
日复一日的“日夕见太行”,
怎能没有云台遨游的行踪!
我宁可相信王维来过,
就像竹林七贤为什么要来一样,
实现人性与山水的高度交融。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宁可“深林人不知”呵,
林下风流自然不需要尽人皆懂!
我宁可相信王维来过,
平步云台看万山峥嵘,
让飞渡之乱云擦肩荡胸。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在云的故乡里自由放纵,
人与诗都出脱如清水芙蓉!
啊!茱萸峰,
虽然你奇不及黄山,
高不及珠峰;
虽然你险不过华山
雄不过岱宗……
你静默千古,
早已无意于斗胜争锋;
你壁立万丈,
更不屑于取悦争宠。
你却以让我仰视的高度,
撑起一片史诗的天空。
即便是王维没有来过,
也不妨碍你叫做茱萸峰;
即便是找不到王维的遗迹,
也不影响人们将你与王维的诗自然联通,
将你与王维的诗一同传颂。
呵,茱萸峰,
漫山茱萸的茱萸峰,
你让我找到了精神上的认同。
我拾级而上,
鼓满时代的雄风,
像一支茱萸插上峰顶,
摇曳成一面骄傲的旗帜,
守住你的崇高,
守住我的唐诗之梦。
呵,茱萸峰……
王志清云台访古踏歌行(绝句十二首)
辛丑初夏,随“中外诗人云台山采风”活动,诗以纪行,状云台山水之形胜,传修武文化之清韵,成七绝十二首。
其一
野芳古树百家岩,赤壁嵇山石立?。
笑傲清谈陈迹在,竹林尽处是云杉。
注:竹林七贤曾隐居百家岩竹林20余年,留下“孙登啸台”“刘伶醒酒台”“嵇康淬剑石”等遗迹。
其二
莫谓迟来修武游,山阳胜迹为吾留。
林泉物外甘如酒,卧石猩红醉姓刘。
其三
看云最好步云台,叠彩峰峦隐显排。
我欲凭栏生傲啸,穿空裂石咏高怀。
其四
谢屐轻衣登太行,白云胯下胜骑羊。
非来论道来朝圣,为爱竹林忧世狂。
注:谢公屐,一种登山鞋,即一种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为山水诗开山谢灵运发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另“骑羊”典,谓得道成仙。典出汉刘向《列仙传·葛由》:葛由好刻木作羊卖,后乘木羊得道升仙。
其五
神奇莫过峰林峡,百变形骸放浪姿。
若是云遮雾缠后,宛如解读嗣宗诗。
注:峰林峡风景区,奇峰险峻,怪石林立,溶洞遍布,湖泊深秀,兼有南北山水特色,且人文景观丰富。
其六
人世尘埃一点无,山盘峡束子房湖。
岸边久坐非鳌钓,观水如观黄石图。
注:子房湖,传说张良曾隐居于此,湖以“子房”得名。子房,乃西汉开国元勋张良的字。传说张良辅佐刘邦前,得黄石公《素书》。
其七
太行访古此登临,与客携壶入竹林。
暗笛忽来思旧曲,隔空千古有鸾音。
注:竹林七贤里向秀与嵇康交厚,嵇康被害后,向秀经过嵇康旧居,听邻人笛声凄婉,悲从中来而作《思旧赋》,以悼念亡友。
其八
陟彼高冈矮远天,云台云起顾茫然。
谈玄醒石分明在,尘世却难逢七贤。
其九
宁信维摩有此行,茱萸峰近倍情亲。
重阳尚早登高处,遥想诗唐第一人。
注:茱萸峰,乃云台山的最高峰,为历代文人游览、僧道修行的圣地,传说王维曾登临此峰,唐代药王孙思邈于此采药炼丹。茱萸峰遍植茱萸,古树参天,峰腰有药王洞,洞口有一株古红豆杉。
其十
远上行山石径盘,白云生处百千旋。
久寻李愿终难见,且把丹岩当序看。
注: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开篇即曰:“太行之阳有盘谷”。
其十一
峰林雾起千松暗,悬瀑平湖渌欲蓝。
惆怅云台看不够,芳尊取醉忘江南。
其十二
摆渡千年入竹林,空山新雨鸟惊心。
应须乘月早归去,魏晋风流不可寻。
南通大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专家等,主攻唐诗,精研王维,兼擅文学评论,已在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等出版社出书20余部,代表著有《纵横论王维》《盛唐生态诗学》《唐诗十家精讲》《盛世读王维》与《散文诗美学》等,已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余篇,“0-全国唐诗研究高产专家”排名第三;新诗旧诗散文诗兼作,偶有辞赋,入选《中国新诗选》《中国散文诗90年》《大诗歌》等二十余种选本;近年来应邀在国家图书馆、北师大、首师大等处讲座,讲学足迹远及鸭绿江与梵净山。
云台山咏怀(组诗)
北塔
焉得凌霄翼,飘秕登云湄?
——阮籍
一岩桑
一粒不经意的鸟屎
一阵无端的野风
把你生命的种子
掷入这万仞悬崖
四百年才长出这么一个小身子
胳膊腿细得连麻雀都不忍心站在上面
无论是枝叶还是果实
都是袖珍里的袖珍
仿佛大山只是一个花盆
然而最强硬的鹰爪
也不能把你拔出
最狂暴的大风
也不能把你抢走
你的根像盾构机
在岩石的缝隙里
奋力掘进、延伸、拓展
因此而粗壮得无与伦比
你用绿色的小耳朵谛听
你用红色的小眼睛企望
会有那么一天
会有那么一只浑身通透了的蚕
从万丈深渊的最底层
用一万年爬上来啊爬上来
只为与你相逢
二,醒酒石
——拟刘伶醉语
我的杯子一倾斜
峰峦就会弯下腰来
欲与我同饮
我的酒壶一翻倒
峡谷就会颤抖地张开手掌
接住每一滴甘霖
我用酒写诗
诗如雨后的春笋
我用酒思考
思如奔腾的乱云
我用酒淬剑
剑似劈开天宫的闪电
我躺下
抱着这孤悬于峭壁的?岩
像屈子抱着那畸零的命运
整座大山都在假寐
只有一块清醒的石头宁愿沉睡
宁愿在沉睡中与我的酒杯一起下坠
悲壮叠彩洞
——反复细读建设牺牲者不完全名单有感
那些撂倒你们的炸药
被你们用来剖开大山的胸膛
那些砸倒你们的巨石
被你们砌入了金汤般的洞壁
那些压倒你们的渣子
被你们用吐沫拌进了路基
那冲走你们的大水
引领你们从洞口走向洞口
那冻僵你们的冰雪
滋润了太行山的九曲回肠
那焚毁你们的雷电
供你们在野外取火做饭
那误撞你们的大肚子卡车
转过身就吐出了水泥和沙石
那些饿死的躯体张着嘴
筑就了层层叠叠的精彩
鹰与雾
1
被贬下天的鹰
依然在往上飞
哪怕到不了茱萸峰顶
哪怕只能在崖畔筑巢
也不甘心在山下大树的荫影里
卸下翅膀
2
浓雾的软锁链
套住它的脖子和尖喙
企图把它摁入谷底
或者像浆糊一样
把它粘于光秃的绝壁
3
每一道闪电都威胁它
接近太阳,它的翅膀就会被烧化
每一声响雷都警告它
众鸟高飞尽,它将得不到任何共鸣
大雾以大彻大悟的语气告诫它:
“我魔术师的大氅里藏着虫鱼鸟兽
而你拼命想要回去的高空一无所有”
4
在几乎没有能见度的环境里
它有时干脆闭上了眼睛
江河里所有的船只都停航
山道上没有一个轮子滚动
只有它用旧了的羽翼
还在天地之间扇起风云的暴动
去扯裂白雾的帷幕重重
5
引导它的似乎只有那琼浆的香气
突然间,从竹林里伸出一个酒壶
从那壶中迸溅出来的白玉
像它的一声声厉叫
如同一颗颗子弹
射穿了重峦叠嶂的铁幕
论孝女塔之未倒塌
——或论竹林七贤与孝女之同山阿
北塔
云台山百家岩是竹林七贤隐居之所在,他们在这里过的是诗酒人生,“越名教而任自然”,好不惬意,潇洒。我们一行人都是写诗的,有的如在下,还喜欢喝两盅,当然追慕七贤;到云台山采风,首先要寻访七贤遗踪。主办方深知我意,特地安排我们游览百家岩;之所以说是“特地”,是因为百家岩历史遗迹丛集,名气很大,却尚未向公众开放。
我们寻得的七贤遗踪是一块巨石。
这石头有两个名称,曰“刘伶醒酒台”,曰“嵇康淬剑池”,都是宋代人题刻其面上的。这石头没有被磨平,脸上固然有凹有凸,凹处可能偶然会积点雨水,但充其量只是几个小水洼,何来水池?铁匠铺需要的操作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那块石头虽然不小,但顶部面积其实很局促,嵇康哪怕是水平极高的铁匠,恐怕也施展不开。所以,笔者以为,他断不可能在那块石头上淬剑。
不过,刘伶曾经在上面“醒酒”,我有七八分是相信的。说它是巨石,是从它上面观看所得的印象;如果从下面仰视,则俨然是一座绝壁。它也确实是悬崖,有三边是悬空的,离谷底没有万丈,也有百丈,摔下去恐怕没有幸存的胜算。因此,我们一行十多人中,有一半不敢上去。不敢上去的原因恐怕是没有喝酒,因为酒能壮胆;当时诗友周步先生没有上台,我就在台上跟他开玩笑说:“今天出发时我们应该带瓶酒,喝他个痛快,然后醉卧在这石头上;体验一下高危的感觉。”不过,说实话,假如真地喝高了,就糊涂了,哪还能体验高危或平安?假如喝了酒,但喝得不够糊涂而胆大,一般人恐怕还是不敢上去,石头四边没有任何遮挡,人摇摇晃晃的,比较容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俄罗斯美女诗人娜斯佳女士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突然独自上去,坐到悬崖边让人给她照相,还在石头上跳了一支舞;这让在场的几位女士惊怕得叫出了声。一般人,哪怕是酒徒,无缘无故的,还是怕死。
但刘伶不是一般人,而是酒鬼,本来已经是鬼了,还怕什么死?死后不就是变成鬼吗?《晋书·刘伶传》说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我猜想,在上台之前,他可能已经喝了八九成;上台之后,他当然还是继续喝,直到不省人事——这是他作为酒鬼要主动达到的境界。我认为,刘伶要追求的人生境界是“醉”——一种不醒又不死的状态。他喝多了酒之后,身子足够热,胆子足够大,就到这四面透风的石头上去图个凉快。他到这块石头上去,并不求死,也不求醒;因此,我认为,径直称之为“醒酒台”,并不十分恰切。
我的问题是:他倒在石头上之后,是否会翻身?翻几个身?这是我替他担心的,因为我估量了一下,如果他翻身,而且只朝一边翻,那么翻不了几个身,就可能骨碌下去了。刘伶最终没有从这块石头上掉下去葬身峡谷。我猜想,那是因为他身边有朋友和仆人守着,他们会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直到他酒醒。他虽然吩咐仆人“死便埋我”,但在他没有喝死的情况下,仆人就不能活埋他啊,再说这光秃秃的石头上也下不去铲子啊。纵然刘伶真地摔下去,死了,也不是故意寻死。
而就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是一处非常宽而高的绝壁,有人曾爬到那顶上,然后纵身一
跃,跳下而身亡。
那是一个孝女。故事并不复杂。唐武则天(大周)垂拱年间,临近的获嘉县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为了给身患沉疴的父母增寿添福,她独自来到百家岩寺削发为尼,整日整夜,面壁诵经,祈祷佛祖庇佑父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父母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她认为佛祖没有听到她的虔诚祷告或者听到了却没有被感动而显灵救治她父母;后来,她竟然效仿印度的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的壮举,自投绝壁。她的这一壮举可能终于感动了佛祖,其母亲朱四娘病情好转,被其孝心所感,暗发宏愿,筹集巨资,在女儿跳崖的山头上为其建起一座砖塔,取名孝女塔,此崖则被称为孝女崖。据位于塔南的“百家岩孝女塔记”石碑所说,此塔初建于垂拱二年即公元年,那么故事应该发生于这一年或前一年,即垂拱元年。
孝女塔是人为的,孝女崖是自然的,都赫然在焉,我们举目即见。
这孝女却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元代郭氏编撰的《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家喻户晓,却未曾收入这个大孝女的故事。据我看来,她的孝行的壮烈程度不亚于二十四孝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她因孝而自亡,二十四孝中没有一个因孝而送命的,不过倒是有差点送命的。比如其三《鹿乳奉亲》云:“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如果周剡子不幸而被猎户射中,那么就性命攸关。再如其十八《卧冰求鲤》云:“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对这个故事的评论不失幽默又一针见血:“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大概《二十四孝》的编者不知有此孝女,否则《二十四孝》应该会变成《二十五孝》吧。
这孝女的孝行的壮烈程度可以说是到了惨烈的地步。而在封建时代,从朝廷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皇上到文士,都合谋来鼓励这种惨烈的尽孝方式,其中又以自戕或自杀乃至杀人为最。
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在福建漳州龙文区步文镇步文村,有个类似的孝女。在《八闽通志》的“烈女”章节中,记载着她的事迹:年仅15岁的陈氏少女在父亲生病无法治疗时,听信庸医,自挖心脏给父亲当药引子。其心当然可嘉,其行当然感人。于是,宋绍定元年(年),知县傅天骥下令为她在府城东二十六都赤岭(即现在的步文村)树立了旌孝坊,以表彰她的惨烈尽孝。
再如,就在龙文区的另一个村子——土白村,还有一个惨烈的孝女故事。据清《漳州府志》记载,雍正辛亥年(年),“林重光妻,重光死,时年二十八,事姑尽孝,有强盗袭其夫祖坟,护坟断指。”这位林重光的妻子吴氏后来得到了朝廷的旌表,在土白村专门立了孝节坊。
还如,唐德宗年间,在江西鄱阳湖边的一个小渔村里,也出过类似的一个孝女。这是一个叫饶娥的十四岁少女,家贫母亡,与父亲相依为命。一个中秋节的晚上,父亲酒后捕鱼,不慎入水淹死。饶娥寻父多日无果,最后饿累而夭。柳宗元一生未到过鄱阳,却为鄱阳写过一篇哀感顽艳的铭文——《饶娥碑》。其曰:“饶娥,饶人,饶姓娥名,世渔鄱水……娥父醉渔,风卒起,不能舟,遂以溺死,求尸不得。娥闻父死,走哭水上,三日不食,耳鼻流血,气尽伏死。”柳宗元是应时任饶州刺史李吉甫之恳请而撰写此碑文的,在此之前唐德宗已经应李吉甫之表奏,恩准由官府出资修建饶娥庙,并钦赐“天下至孝”匾额。这上上下下所表彰的就是这位少女的惨烈孝行。
由于中国古代这样的以惨烈方式尽孝的女子,尤其是年轻女子太多,文人们干脆把这类孝女命名为“孝烈女”。如果把她们的故事合编在一起,将是一部砖头一样的厚书。
跟“孝烈女”的自戕或自杀不同,孝子们为了尽孝,不仅自戕或自杀,可能还要杀人,而且杀的不是外人,是自己的亲人!郭氏可能为了表现他们家族的孝道天下无双,在《二十四孝》中编入了一个“郭巨埋儿”的故事,是我读过的孝行故事中最恐怖的一个。其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郭巨们的逻辑是:孩子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孩子的一切都类似于父母的私有物,是暂借给孩子的。父母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回去;子女呢,也就应该主动还回去,哪怕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郭巨们进而认为,他们自己的孩子是他们可以任意支配的东西,生杀予夺都由他们做主,他们当然可以拿孩子的命去尽孝。所以他尽孝的方式是活埋自己的幼子。假如他的孩子已经成人,有跟他一样高超的道德觉悟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同意自己被活埋,以让老爹去尽孝;这跟他老爹自己杀死自己去尽孝一样,似乎无可厚非。但是,郭巨要活埋的是三岁的幼儿,没有觉悟力,更没有反抗力,他哪怕不同意父亲通过牺牲自己去尽孝也不行。因此,用现代法律观念和生命观念来说,郭巨是以杀人的方式尽孝。这是断断不可的。因此,鲁迅说,这个高尚的故事给他的心灵留下了巨大而长久的阴影,“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这样的父母观念其实不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而可能是象征性意义上的,比如国家,比如朝廷,比如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伦理学前提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从这个前提我们可以彻底领悟君王们热衷于旌表孝子孝女们惨烈的孝行的根本用意。
不过,这个故事的微妙在于这一句“妻不敢违。”“不敢”的潜台词是“不愿”。郭巨的妻子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显现了比男人更本真更伟大的人性和人情。男人可以为了一个观念或规矩或利益而任意牺牲自己乃至亲人,而女人可能不同意。也许生命是由她们孕育的缘故,她们的生命护卫意识更强,尤其是对于自己孩子的生命。
在这个故事里,郭妻是一个母亲,作者交代了她的心态。我想知道的是另一个故事角色更重要的母亲的心态,即郭巨的母亲本人如何看待郭巨要杀子给她尽孝的疯狂想法。我敢肯定的是:老太太只要脑子还正常,绝对不会答应。
现代社会的父亲的观念可能有点母亲化,即更加看重孩子生命的可贵性和独立性,不再把孩子看做自己可以随意驱遣挪用乃至褫夺的私有物。我在听了孝女塔后面的传说之后,说了两句话。1,假如朱四娘提前知悉自己的女儿要通过跳崖饲虎的方式来给自己治病,那么她绝对不会同意。2,假如我女儿哪天要用任何自戕的方式来孝敬我,那么我绝对不会同意。
我突发穿越时代的奇想:假如七贤在悠游的时候突然抬头,正好看到那孝女从悬崖上跳下。他们作如何想?他们会同意她的这一壮举吗?
清代一品大员毛昶煦在孝女塔前题诗云“巍巍唐州塔,一千二百秋。孝女何处去,魂随七贤游”。就好像七贤跟孝女在精神和观念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他们的魂魄能同游。我认为,这实在是这位高官昏头昏脑的想法。作为超越名教或者说礼教的先知先觉先行者,七贤是不会同意这姑娘如此行孝的。他们不同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道家的信奉者,而道家惜命贵生。嵇康看重的就是身家性命,希望自己能尽享天年,其《幽愤诗》云:“托好老庄,贱物贵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阮籍也希望长生,为此不惜远游(要知道按照儒家原教旨主义的教诲,“父母在”是不能“远游”的,其《咏怀》之二十五云:“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他们认为,生命固然来自于父母,但根本的起源是道,道是超越世俗意义和生物学范围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天地;任何世俗力量,包括君亲师和三纲五常都不能随意剥夺这阴阳五行参与创造的生命。七贤大概率会认为,那女孩如果仅仅出于孝心,而惨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不值得的,而且没有必要。假如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干预拦截女孩的自杀;否则,他们会万分惋惜;而不会追随礼教维护者们在女孩的尸骸前一个劲地拍手叫好!
我还有一个历史反思。七贤是公元三世纪的人,他们那时已经如此珍爱生命,已经确立了生命的本体性价值,为何到了七世纪,就在他们多年活动的地方,相当于在他们眼皮上方,发生如此惨烈的丧生事件?在百家岩地区,历代都在传颂七贤的事迹和理念。那姑娘在此修行期间应该是有所耳闻。不管是她不了解七贤的生命观还是了解了但不愿意照做,这都是七贤生命观在历史传承中的失败,他们没有挡住人们轻生。像其他道家人物一样,他们注重的是自保、达己,而不是普渡、达人。他们对世事是消极的,并没有努力把自己先知先觉的成果推广到广大的社会民众中去,因此,民众也不买他们的账,不听他们的话。道家是最自足自我的宗教,也正因此,是最不像宗教的宗教,因为宗教总是有普世的冲动或情怀。假如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道家是积极的,竭力宣扬他们的生命观,让那姑娘深受他们的观念的影响;她是否就不会那么轻生?
那女孩是削发为尼,在一个佛寺里修行;这是否意味着她的轻生是道家败于佛教的结果?答案是否定的。在百家岩,正如在中国,道家的影响当然不如佛教。但是,要知道,大慈大悲的佛教也是惜命贵生的,是不会让她自杀的。所谓“飞蛾扑火纱罩灯”是也,所谓“以身伺蚊”是也。有人急不可待地要质疑我了:“既然您上文说她效仿印度的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的壮举,为何此处又要否定佛教对她自杀行为的决定性作用?难道她还不算是最彻底最虔诚的佛教徒吗?”我的答案是:她还算不上最彻底的佛教徒,她是儒家思想之网笼罩下的佛教徒,她嘴里念的是佛经,但脑子里想着的还是儒家教条。在她那善良而脆弱的脑海里,在超强的三纲五常观念主导下,七贤的说法只是耳旁风。
现存孝女塔始建于金代,自从那之后,没有倒掉的记录,好像是在历代都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它的命运似乎比雷峰塔好很多。
年9月,座落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倒塌了,当时还在北京工作的鲁迅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久,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写下名文《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欢呼道:“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当然,他是在象征的意义上欢呼那戕害镇压正常人性人情的封建卫道士文化的倒掉。不过,2年10月25日,雷峰塔又复建了。我想,鲁迅作为杰出的文物专家,他对重建是不会有意见的。因为他明知,象征意义上的雷峰塔与实际的雷峰塔没有多大关系。在象征的意义上,雷峰塔其实从未曾从人们的心目中完全倒掉。
无论是雷峰塔还是孝女塔还是别的塔,无论从实际的角度还是象征的意义上说,我不希望任何塔倒塌。因为我的笔名中有塔,任何地方的塔我一般都认作兄弟,或者另一个我。无论是兄弟还是我自己,我当然不希望倒塌。因为塔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我希望它以原貌留存得越久越好。至于孝女塔,我把它认作姐妹;我更希望人们把它看做历史留给现实的一个警示塔,告诫我们生命之大,不能以任何堂而皇之的理由剥夺,自裁也不行。因此,我但愿,生命不息,孝女塔不倒。
诗人简介:北塔,祖籍浙江,生于江苏,居于北京,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顾问,已出版诗集《滚石有苔》、《巨蟒紧抱街衢》,学术专著《照亮自身的深渊——北塔诗学文选》和译著《八堂课》等约30种,有作品曾被译成十多种外文。
诗吟云台山(组诗)
晓弦
刘伶的醒酒台
其实他抱的不是酒,是山峦
枕的不是鹤梦,是梅溪
其实浮于酒香的,不是声浪,是雪浪
其实酒坛并不比云天大
身下那块薄凉的石头
不过是落伽寺还俗的一口木鱼
手里的一枚竹叶,道出他的身世
其实他一醉二醉三醉,但并不
方休,不然为何老是叮嘱侍者
赶起盛大的鹿车,为他了断
百年后的后事
魏晋风范
嵇康不愧是竹林七贤的首脑
那天他脸如包公“嘭嘭”打着
烧得通红的铁,完全不理会
那个前来拜会的钟会
而向秀只管使劲抽拉着风箱
整整半天,三人一言不发,形同陌路
任时光随着风箱和打铁声
默默流逝。钟会终于行礼离身
但嵇康还是“嘭嘭”锤打他的铁
深深的眼眶噙不住酸楚的热泪
在铁台砸出的“哧哧”的响声
像是替他作送远去的钟会
叠彩洞之恋
万善寺的晨钟暮鼓,叠起来
“猴不走”路上冤魂,叠起来
“阎王鼻”深渊的血泪,叠起来
龙胆与虎胆,叠起来
决绝和勇气,叠起来
叠起来,延绵不绝的炮声
叠起来,火星直冒的锤声
叠起来,血染虎口的老茧
叠起来,硝烟中升起的红日
叠起来,太行深处的太阳花
叠起来,山水云台诡谲的浮云
叠起来,竹林七贤超凡的幽思
叠起来,少年王维遍插的茱萸
仙气般徘徊于洞口的叠彩洞
咏叹般或长或短的叠彩洞
叠而又叠的叠彩洞
出彩之彩的叠彩洞
当然也是挂彩的彩的叠彩洞
更是向死而生的叠彩洞
没有翅膀,但太行花的盛开从未迟到
阳光下,她们的芳容摇曳着
其实,每朵太行花,是叠彩洞入口
每朵“一斗水”的涟漪,是叠彩洞的入口
那句“宁可干死、累死,绝不困死”
横看,曾是吱吱冒烟的别在大山腰间的雷管
而现在,是旅客探幽的鱼贯而入
或是彤云盘缠的一场曲水流觞
云台山,是龙的故乡
都说这儿是龙的故乡
都说这儿有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
都说这儿有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
都说这儿是龙的故乡
叠彩洞里,有白龙黄龙青龙和黑龙的通天龙宫
叠彩洞外,有黑龙青龙黄龙和白龙的登真道场
那个用钢钎锤子走路的郭麦旺
用八年时光,与一座大山互诉衷肠
用黄金岁月,让一座大山荡气回肠……
如今,他已羽化成一条真龙
连同那句“宁可干死、累死,绝不困死”的誓言
作者简介:晓弦,身份证名俞华良,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现为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南湖区政协常委、作协主席。作品散见《诗刊》《北京文学》《十月》《上海文学》《四川文学》《安徽文学》《青年作家》《诗歌月刊》《诗潮》《草原》《时代文学》《人民日报》等各种文学刊物,出版有《考古一个村庄》《初夏的感觉》《仁庄纪事》《月下梨花》《晓弦抒情诗选》等六种诗集,主编《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曾获全国性诗歌征文奖50多项,曾获纪念中国新诗百年最具活力诗人奖、第十一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诗集奖、第四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奖。为表彰他的创作成就,当时政府在诗人的出生地嘉兴仁庄建有“晓弦诗文展览馆”。
《云》
——隋源
我是那朵云
守望壁立千仞
自由自在
与峰峦相濡以沫
婀娜着
圣贤寻道
沧海桑田
我是那朵云
飘过遥远故乡
或卷或舒
携茱萸思念至亲
流淌着
红豆相思
西出阳关
我是那朵云
驻足江南雨巷
若隐若现
摇曳成蒙蒙细雨
飘逸着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我是那朵云啊
淡淡回眸秀
怀中已成仙
隋源简介:
北京知名青年朗诵艺术家、诗人、知名主持人,中国诗歌春晚朗诵文化传播大使,全国十佳青年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员,第二届杰出诵读艺术家。
在云台山的白云之上
(俄)娜斯佳
无论哪一个季节
云台山的云海,都在热情地
迎接新的客人
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
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包括我,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姑娘
云台山的云海,为我擦去
脸上细细的汗珠
慢慢走到山顶
凉快的风吹乱了我的头发
云层拥抱着我
感觉不到一点寒冷
我看云层无边无际,如大海一样
白浪滚滚
迷住了,不想离开这里
再凉的风,也吹不走我的热情
今天,就在云台山
我感觉到了自由的气息
闭上眼睛,放宽胸怀,慢慢呼吸
只有登上山顶,只有
在云层之上,才能感觉人的高大
才能感觉,陆地上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才能感觉
自由的可贵
我与你相约云台山
(俄)娜斯佳
你问我:哪一个季节来云台山最好?
这个问题,我要好好想一想
让我告诉你,你春季来云台山
能从万花盛开的热烈中
找到希望
你夏天来云台山,那些勇敢的瀑布能让你
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你秋天来云台山,我会在红石峡谷
与你相约
哪怕你冬天来云台山,也能在冰雪世界里
感受到人生的圣洁
所以让我告诉你,你任何时间来云台山
惊喜都会等着你
我也会等着你
让我与你,一起在这里
寻找自己
让我跟你在峡谷里走来走去
向小鸟致意,向花草问好
让我与你共同去瀑布在家里做客
离瀑布越近,我们的内心
就越强大
让我告诉你
很多年前,这里是一片大海
能听到海浪咆哮
现在这里是云海,大海换了一件衣服
你说这件新衣服漂亮吗?
其实,只要我等着你
你哪一天来云台山,都是最好的
那么,让我再次邀请你
你来云台山吗?
我想,你肯定会说我来,这样
我就笑了
来自俄罗斯,贝加尔湖畔的娜斯佳(SemenyukAnastasia)。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俄罗斯青年诗人。年获得“杭州生活品质行业点评文娱生活年度人物奖;“我的西湖记忆”全球征文获奖,创作诗歌获得第三等奖;年华语诗歌春晚公益推广大使;年“收获中国”第七届留学生朗诵比赛冠军;等等。毕业后,本人有志于在中国和俄罗斯文化交流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水云台等你来(歌词)
作者:罗福祥
(引子)
云台美,美云台
美丽云台敞开怀
青的山,绿的水
山水云台等你来
(一)
中国山水美在云台
美丽云台等你来
丹崖碧水红石峡
峰峦叠嶂放异彩
竹林七贤诗酒魂
云台山赋吟不衰
茱萸峰上忆王维
千古绝唱情满怀
(二)
春到云台花盛开
凤凰岭上看云海
夏日避暑小寨沟
飞瀑流泉飘玉带
层林尽染叠彩洞
红叶似火开不败
银装素裹美如画
北国风光好气派。
(副歌)
中国山水美在云台
美丽云台敞开怀
冬去春来花盛开
夏日寄情秋日爱
四季美景看不够
山水云台等你来
罗福祥艺术简历
云台儿女(歌词)作者:罗福祥(一)祖祖辈辈没走出老林深山世世代代可知否天外有天与世隔绝的云台儿女啊渴望有一天能与山下相连老祖宗的期盼月缺月圆叠彩洞的故事感地动天一根救命绳晃荡在赤壁山岩一条崎岖路见证了牺牲奉献云台儿女英雄胆意志更比顽石坚信仰凿开叠彩洞双手捧出幸福泉(二)春夏秋冬铭刻着一斗水泉日落日出守望着绿水青山与时俱进的云台儿女啊梦想有一天能与世界结缘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南太行的故事再谱新篇一张新蓝图绘就出美好前景一条幸福路蜿蜒在云海之间云台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追梦路上多潇洒幸福山歌唱不完
罗福祥,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军旅培养出来的词曲作家,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朗诵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诗歌春晚执行导演。原济南军区前锋文工团团长,现任黄河艺术团团长,焦裕禄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代表作有:《当过兵的人》《军人的故乡》《吉安吉安吉祥平安》《好山好水好武宁》《她力量》和《情满大中华》等。年7月18日,在江西吉安成功举办《永远的老家——罗福祥个人声乐作品演唱会》。
云台山采风诗歌
作者:何旭
《雾锁凤凰岭》
二零二一年农历四月初三
一行十一人缘定来此
路人说时运不济
赶上大雾横锁青山
无缘瞻仰它的芳华容颜
三根钢丝架起一辆云车
沿着索道穿雾而上
唯见下方月季园模糊淡影
红黄相间星星点点
一时云深不知何处放眼
恍惚四顾
两声清唳的鸟鸣传来
我从混沌中幡然醒悟
那应是一只傲然吐息的凤凰
在山巅吞吐炼化
山水草木之气
日月星辰之精
在凤凰仙体内来去往复
于群山之间氤氤氲氲
遂有此气象窈窈冥冥
路人不识眼前奇景
凤凰吐息之大美无言
殊不知山水飘渺处
一饮一啄因缘际遇
皆在一念之间
《飘渺重阳阁》
凤凰岭重阳阁
阁高有四层
白壁配着黑檐
因为有了王维这个名字
而被赋予气度神韵
得以挺身立于世间
一只雄鹰凛凛飞过
孤高,旷远
它默默无言,独往来去
那应是王维动情一念
斩断了一缕魂魄
寄托于此群山之间
他爱山而乐山
他爱水而戏水
他爱云而弄云
天地草木,日月星辰
都在他的心头徘徊缱绻
酿造成了岁月红颜
王维,王维
他的名字每被提到一次
他的诗歌每被诵读一次
在人间的这一个化身
就会积累一点仙家愿力
愈发接近造化圆满
王维啊王维
你的名字让我矛盾极了
我辈既爱你恋你诵你
愿你早日修满功德
又不想你的人间化身离开
就此仙踪渺渺
我不敢再提你的名字
不敢再念烂熟于心的你的诗篇
就称你重阳阁上那个人吧
我知道你在此、眷此、恋此
我就来此默然静坐
只愿跟你相对无言
《绝壁有栈道》
走在凤凰岭玻璃栈道
慌乱与紧张没有登场
我满眼尽是陡立的石壁
斑驳褶皱的肌理
沧桑而俊秀的面貌
挺拔而伟岸的身躯
手扶墙壁处
险些按到一只小小的蜗牛
它伸着脖子蠕动着身体
一下又一下
从容地爬过方寸之地
不因我的到来而感到意外
顺着它的足迹
我看见墙上新旧的笔画
杨某某我爱你
张某某我想你
赵某某我恨你
王某和李某永远在一起
石头不因为爱恨
而变得不是石头
爱恨不会因为石头
而有丝毫的离乱动迁
到头来啊石头还是石头
缘份也都有自己的步骤
这只小小的蜗牛
慢慢地缓缓地软软地
爬过游人们的笔迹
没有一刻停留
我对它招招手说
下一座山再会吧,朋友!
初会云台山(一)
太行八百千山下
道有云台最堪夸
药王醉侯曾来此
食气餐霞不还家
朝圣叠彩洞(二)
水唯一斗堪活命
世代困居神仙岭
凡人宏愿欲战天
洞成叠彩鬼神惊
结缘凤凰岭(三)
凤凰岭里吾侪游
雾气氤氲使人愁
忽闻耳畔清啼声
神凤吐息自去留
个人简介:何旭,作家、诗人、编剧、制片人;媒体人;吉林松原人,居北京;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作品见于《中国铁路文艺》《中国汉诗》《岭南文学》《北漂诗篇》《渤海风》《红豆》等;获得“郭小川诗歌奖”奖,中国诗歌春晚年度十佳新锐奖等。出版过长篇青春小说《佛耳》,先锋小说《结伴之家》等两部;出品制作话剧《结伴关系》《命中注定》,入围北京青年戏剧节、南锣戏剧节、北京喜剧周等推荐剧目。参与编剧、制作网剧《爱情教练》《结伴关系》《松江儿女》,电影《谎城》《结伴生活》《无色玫瑰》《人造公民》,电影短片《人生合伙人》《走起》等多部影视作品。
云台山册页(组诗)
周步
刘伶在这里慢慢醒来
有这片竹林就够了
即使再诱人的景色
也不能动摇我的初心
即使再热闹的场合
也无法改变我内心的宁静
就像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
这片茂林修竹
依然保持着
最初的不媚不俗
竹林可欢,可宴
可聚,可会
可对酒当歌问人生几何
可淬剑为业与陈旧的思想作一次诀别
可胸藏寰宇宇放眼天下千古江山任我评说
可虚怀若谷不与俗流为伍
梅兰竹菊是我们共有的品格
是的,我醉了
醉的不省人事
但手中的酒杯,从来都是
仰望苍天,我有太多太多的期许
俯察大地,我时时都在追问自己
就让这片竹林代言我的天问吧
就让我的一醉不起
换来整个世界的
清醒如初
.5.14
茱萸峰下,多少怀乡思人与你会晤
茱萸峰还是当年的样子
九月九日,遍插茱萸的山东兄弟
早已化作千古
而每一个独在异乡的游子
途经此处,谁不吟哦那首
思乡怀人的诗句
茱萸峰下
那是谁与你心神会晤
重阳楼上,又是谁
把你深情凝视
我也是一个独在异乡的过客啊
今夜,生命至此
你就是我
他乡遇到的故知
.6.2于北京地铁
云台山抒怀
邀来飞瀑激越
邀来壁立千仞
邀来奇峡留恋
邀来幽洞忘情
邀来天迥地阔
邀来云雾撩人
邀来青松壮我
邀来鸟鸣养性
邀的云水揽月
邀来苍狗向空
邀来深潭顾盼
邀来桃花问情
邀来青山妩媚
邀来潋滟澄明
邀来绝壁雄峙
邀来怪石峥嵘
邀来圣贤修武
邀来药王重生
邀来稽康淬剑
邀来刘玲不醒
邀来魏晋风骨
邀来唐宋诗情
邀来佛光普照
邀来儒家仁心
邀来八方宾客
邀来九州欢欣
邀来少长咸集
邀来诗意人生
.5.14
云台山应该知道
这么多山峰聚集到这里,大地应该知道
这么多深谷聚集到这里,平原应该知道
这么多悬崖聚集到这里,峭壁应该知道
这么多瀑布聚集到这里,溪流应该知道
这么多祥云聚集在这里,云台山应该知道
云台山应该知道山水灵音
云台山应该知道怪石嶙峋
云台山应该知道飞瀑激越
云台山应该知道深洞幽情
云台山就是千祥云聚
云台山就是云雾迷人
那天我从云台山上走过
至今我还在云台山的迷雾里穿梭
有一个你和我就够了
——为著名辞赋家屈金星先生命名“天地之吻”景点而作
有一个刘伶就够了
有一个王维就够了
有一块石头可以醒酒就够了
有一座山峰遍插茱萸就够了
有一处峡谷深不可测就够了
有一潭清流窥见内心就够了
有一挂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就够了
有一片竹林悠然我心就够了
有一种毅力凿山开路联通世界就够了
有一种精神代代相传就够了
有一座宝塔孝感天下就够了
有一种行为百草可祛病就够了
有一个你和我在这里
仿若生命之吻精神之吻光阴之吻天地之吻
就足够了
(年5月14日于云台山茱萸峰)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获国内三十多个文学奖项。作品多有入编文学选本。现居北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