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中段,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现在馆藏有17万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时期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和玉器最为特色。河南博物院的藏品大多来自于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等地的考古发掘。每周二至周日免费参观,每周一闭馆。参观需实名预约,刷身份证进入。
河南省博物院共有4层16个展厅,陈列分为以下这几个部分:
1,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展览地点在1-10展厅,展示了华夏民族的发展轨迹,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辉煌。
1-4展厅在一层,1展厅所展示的距今约年到年的新石器时期藏品;
2展厅为夏商时期;
3展厅为西周时期;
4展厅为东周时期;
5.6展厅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7.8展厅为隋唐时期;
9.10展厅为宋金元时期。
2,专题陈列--《明清河南》,展览地点位于3层11展厅。在明清两代,农业和手工业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商品贸易繁荣,这一时期的展品,工艺更加精湛。
3,专题陈列--《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览地点位于4层13展厅。这里主要展出东周及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器物纹饰富丽,工艺精湛,出土于河南淅川县。
4,专题陈列--《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展览地点位于4层14展厅,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水平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影响了工艺制作的发展,这个时期生产出了大量制作精良的工艺品。
这个展厅主要展出考究典雅的漆器,细腻玲珑的玉器,温润如玉的瓷器等工艺品。
5,专题陈列--《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览地点位于1层15展厅。中华民族的石刻艺术内容丰富,或刻文记事,或塑造形象,技艺可谓是鬼斧神工。
这个展厅展出了汉代画像石刻,陵墓石雕及墓志,以及佛教造像等石刻艺术。
6,专题陈列--《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展览地点位于西配楼1楼。展出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打破旧世界,第二部分为建设新家园,第三部分为走进新时代。
在这些展厅中,有一部分藏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有些被誉为国之重器,更有九件藏品经过反复论证,作为最能代表中原历史文化的典藏品,即著名的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你可知是哪九件?
1,贾湖骨笛
这是一支来自于多年前的笛子,为新石器时代的器物,长23.6厘米,由鹤类禽鸟的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制成,于年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1展厅。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支贾湖骨笛,器形完整,因石化而通体晶莹亮洁。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认定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2,杜岭方鼎
这是一尊来自于年前的青铜方鼎,为商代早期的器物,高87厘米,重64.25千克,于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市张寨南街,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2展厅。
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完美,保存最完整的青铜重器。
3,妇好鸮尊
这是一尊来自于年前的盛酒礼器,为商代晚期的器物,铜制,高46.3厘米,重16千克,于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妇好墓,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2展厅。
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朝王室贵族大墓,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座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年代的大墓。
妇好墓是人类文明的宝藏,共出土了随葬品件。
鸮即是指猫头鹰,尊是指盛酒的礼器;妇好鸮尊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盛酒容器,它神态庄严,造型新颖,表面布满了花纹,内壁刻有“妇好”二字,是妇好墓所发掘出的青铜器中的精品,也是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4,玉柄铁剑
这是一支年前的文物,为西周晚期所铸,长34.2厘米,于年出土于三门峡市虢国墓地,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3展厅。
玉柄铁剑剑柄如竹节,剑身如竹叶,由铁,铜,玉三种材质制成;剑柄呈圆柱形,由和田青玉制成;剑柄中空里面插有铜制的芯连接剑柄和剑身。
玉柄铁剑是我国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5,莲鹤方壶
这是一尊多年前的青铜礼器,为春秋时期所铸,高厘米,重64.28公斤,于年出土于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4展厅。
莲鹤方壶主体装饰繁复精致,整个壶身遍布纹饰,底部由两条勾首顾盼的卷尾兽倾尽全力承托壶身。
最精彩的还要数顶部的双层镂空莲瓣,中央伫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仿佛冲破了商周以来的神秘威严。加上其精湛的铸造工艺,被称为是我国“青铜时代的绝唱”,是我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6,云纹铜禁
这是一尊来自于年前的青铜礼器,长厘米,宽67.6厘米,高28.8厘米,重94.2千克,于年出土于淅川春秋楚墓,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13展厅。
禁,是古代贵族在欢宴或祭祀时,承置酒器的案具。
因周人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将其称为“禁”,有“禁戒饮酒”之意。
云纹铜禁的四周,由多层错综复杂又玲珑剔透的镂空云纹组成。外有12条龙形怪兽张口吐舌,挺胸扬尾攀附在器壁上,底部由12只虎形足承托。
整尊铜禁造型奇特,纹饰细密。
云纹铜禁出土时残破不堪,在一堆铜渣面前,河南博物院的文物工作者,花费了4年时间,一点一点的拼接完成,一经展出便引起轰动,后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云纹铜禁使用失蜡技术制成。失蜡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生产工艺,是先用蜂蜡做成模型,因为蜂蜡较软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加工,从而制成复杂的铸件磨具。
模具制好后,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空心部分形成泥芯,并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包覆制成外件。
外件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加热烘烤,蜂蜡受热后融化流失,这时就得到了可以浇筑的空壳模具,铜水灌注在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云纹铜禁所使用的失蜡技术,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物例证。
7,四神云气图壁画
这是一幅多年的壁画,为西汉早期所著,长5.14米,宽3.27米,整体面积16.8平方米,于年出土于商丘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5展厅。
柿园墓墓主是西汉梁国第二代王刘买,四神云气图位于墓室顶部,壁画上用白,绿,青,黑等颜色绘有青龙,白虎,朱雀,怪兽,以及灵芝,花朵,和云气纹等图案。
工作人员在揭取壁画时,为了减少对画面的损伤,用批灰刀,将16.8平方米的壁画,一点一点的分成了5块揭取,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这副壁画是我国现有的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壁画。
8,武则天金简
这是一件来自于年前的文物,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0.1厘米,于年出土于嵩山峻极峰北侧的石缝中,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7展厅。
年,登封市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的石缝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枚闪亮亮的金片,经过鉴定,这是一枚武则天金简。
金简上面只有短短的63个字,大意是:大周国主武曌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命使臣胡超到中岳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代她祭拜,祈求道教中的三官九府为自己祛病赐福,落款为公元年七月七日。
中国古代帝王,为社稷,为黎民,为升仙而祭祀封禅神州名山,从而“与天交通”,会埋藏刻写着天子心迹的简,策等,书写自我介绍及表达意愿,是天子与天帝的“私话家语”。
这种“最高机密”,埋藏诡异,后人难以发现。
这枚金简,是武则天遗留的唯一与她本人有关的可移动文物,它的发现,打开了神秘的天子与天帝之间的交通之门。
9,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这是一件来自于北宋时期的文物,官窑所出,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于年出土于宝丰县清凉寺村,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10展厅。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在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汝窑位居魁首。
汝官窑主要是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在金灭宋以后,也跟着神秘的消失了,总共烧造了20余年。
目前现存于世的汝官瓷不超过件。
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现存汝瓷天蓝釉作品,总共只有五件,其他四件都是素面的。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只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瓶身布满开片,颈部和腹部刻有若隐若现的折枝莲花纹。天蓝釉刻花作品,独此一件,稀世难得。
除了这九件镇院之宝,院内还有大量的馆藏文物,如果你来到郑州,一定不要错过河南博物院,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值得细细品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