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嵩山 >> 嵩山传说 >> 五岳名山中岳嵩山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古时候传说一些名山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历代帝王为了方便敬神,把四面八方和中央的五座名山分封为五岳。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其实,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它的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海拔只有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嵩山并不算高,别说比不上“世界屋脊”上的喜马拉雅山了,连名山五兄弟中的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也比不上,在中国众多的高山中他只能算小弟弟,但是它地处中原大地的中央,是一座有名气的山峰,便于久住深宫大院的皇帝去朝拜。

嵩山由坚硬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组成,耸立在当地的群山中,山势显得非常雄伟。站在山顶向北望,可以看见黄河远远横卧在天边,自古以来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的说法。

嵩山是怎么生成的?它为什么会出现在靠近靠近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附近?

事实上想不到这样一座大名鼎鼎的中岳嵩山,竟是秦岭山脉的一条小尾巴。

横亘东西的秦岭,向东延伸到河南省境内,山势越来越低,分为南、北、中三支,撒开了一个“大金鱼尾巴”。北支崤山向东北伸展,直到洛阳附近的黄河边,变成一些黄土覆盖的低矮丘陵,是古书上常常提到的北邙山。北邙山继续往西逼近黄河,生成了有名的三门峡。中支熊耳山向东伸展,中岳嵩山就在这里,是地壳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在地貌上表现为山地。

在崤山和熊耳山中间,有一条很有名气的洛河。传说有一只神龟驮着《洛书》出水,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写《洛神赋》,都在这条河上。南支伏牛山向东南伸展,直到南阳盆地边缘,是这个“大金鱼尾巴”里山势最高、最长的一支,有“八百里伏牛山”之称。它的余脉断断续续向前伸展,绕了一个圈子,和南边的桐柏山脉连接。在它们中间,就是河南省西南部最大的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和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盆地连成一片,地形微微向南倾斜。唐河和白河从这里流过,向南流进汉水。这里是河南省西南部的主要粮食产地,也是从长江流域通住中原的天然走廊,自古以来就是是兵家必争之地。

嵩山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拥有众多的寺庙道观,有少林寺、永泰寺、会善寺、嵩岳寺、少室寺、中岳庙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少林寺,中岳庙。

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年)。少林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据传,印度名僧菩提达摩禅师曾驻锡于此。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过秦王李世民,贞观年间(年~年)重修少林寺,唐代以后僧徒在此讲经习武,禅宗和少林寺名扬天下,千年来少林僧人潜心研究佛法与武学,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影响日渐深远,少林武术更是中华武术的瑰宝,蛮声海内外。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修复。千佛殿中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壁画约多平方米。

中岳庙

中岳庙是道教胜地,位于太室山东麓的黄盖峰下,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汉武帝时增修“太室祠”,北魏时改名为中岳庙。唐宋时多次扩建,规模宏大;明崇祯十七年毁于大火,清朝多次重修。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中岳庙占地十万平方米,庙院南北长多米,东西宽多米。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是中岳庙古建筑群的中轴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化三门、峻极门、崇高峻极坊、中岳大殿。

古时候,人们认为嵩山是世界的中心,地势很高,在这里建立了好几座天文台。最早的测景台(测量日影,影的古字为景)在登封市的东南面,是东周时期的古天文台,如今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一块石碑竖立在周公祠前。后来,唐朝天文学家为了制定新历法,在原地又修建了一座测景台。附近还有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建的观星台。这里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学研究中心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