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动荡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河南省各地深入贯彻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根据资源禀赋不同采取多种扎实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企业有序运营、项目正常施工,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力争实现第二季度目标任务“双过半”,为经济发展“全年红”奠定坚实基础。河南日报从即日起推出“稳经济促增长各地有何高招”系列高端访谈专栏,采访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的主要负责人,请他们谈当地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扎实推进“十大战略”实施,以“三个一批”为抓手,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激发新动能,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千方百计谋发展的努力和成果。
河南日报记者徐建勋杨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的严峻形势,如何顶住压力、稳住经济大盘?“今年以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从六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常量、抓好变量,全力稳住经济大盘。”6月2日,郑州市市长何雄接受河南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一是政策直达保企业。全面落实国务院和我省稳住经济大盘相关政策,细化出台8个方面45条具体举措和实施细则,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政策进企业,确保惠企利民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快享、应享尽享。打好退减免缓补增组合拳,全面推进留抵退税,预计全年退税亿元,惠及企业2万家;对全市万户市场主体特别是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免收滞纳金,预计阶段性缓交费用近1亿元支持企业发展;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3至6个月租金,鼓励非国有房屋减免租金,全年累计减免租金2亿元以上;实施阶段性社保费缓缴政策,预计全年降缓返补社保费近32亿元;拿出亿元财政性存款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小微普惠、科技创新等再贷款,带动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长20%以上,精准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紧盯项目强投资。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对接落地华为、美的等一批“链主”企业,加快推进比亚迪新能源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将8个领域多个项目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完成投资亿元;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推动开发区扩区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开发区内低效用地谋划一批提升改造项目;年内完成个小微企业园改造,推动家以上小微企业入园发展,支撑带动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达30%以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总投资87.98亿元的7个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亿元的19个道路快速化工程项目加快进度。强化城市更新,抓好芝麻街双创园等16个成熟项目,谋划推进二七商圈、商城片区、新密古城、金水河一河两岸等98个城市更新项目,力争年内投资规模达到0亿元。抓好中原大数据中心等84个新基建项目,确保全年新建个5G基站、个充电站、0个充电终端,加快城市视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建设。加快推进个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国开行亿元棚改资金,确保6月底前集中签约6万套安置房。
三是以点带面促消费。开展好第三届“醉美·夜郑州”消费季系列活动,用好3.8亿元的百货、餐饮等消费券,带动市场消费近亿元;允许在划定区域和固定时段开展外摆经营,增加城市烟火气;鼓励实体店、商品交易市场等改造升级、延长营业时间,编制《夜间消费地图》,培育一批24小时“不打烊”特色店铺。加大汽车购置、以旧换新、增值服务补贴,开展家电家居下乡、绿色智能家电补贴等活动,持续稳定大宗消费。开展“商品房促销月”活动,出台二手房装修装饰、家电更换补贴政策,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抓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九大工程建设,盯住跨境商品展示消费中心、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县区网红打卡地和特色消费地标,营造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
四是强基固本抓创新。推动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策源地;推进嵩山实验室和黄河实验室建设,提质发展全省首个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加快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在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打造个智能工厂(车间),推动上云企业超3万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企业家以上,总量突破2万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增长17%以上,对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一企一策,力争年内覆盖率达65%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亿元。加快智慧岛建设,推动智慧岛实体化市场运营,聚集双创载体30余个、私募投资基金机构余家、大数据企业余家。
五是创新突破抓开放。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建立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中原科技城、自创区郑州片区政策共享机制,发展临空偏好型、高铁偏好型、港口偏好型产业。推动“四条丝路”提质扩量,在拓展网络、深化运营和聚合融合上下功夫,力争全年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达2万人次、75万吨,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超0列,铁海联运达到2万标箱。积极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探索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实施高质量招商“”计划,力争签约总额突破亿元。办好全球跨境电商大会、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等重大赛会活动,引进落地一批高质量项目。
六是多措并举保就业。通过在郑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扩大招聘规模留郑一批,街道(乡镇)、社区(村)提供基层社会服务岗位留郑一批,引进知名企业在郑设立区域总部、产业研究院等增加高收入就业岗位留郑一批,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一批等“四个一批”措施,吸引各类人才留郑入郑。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10+N”公共就业服务等专项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4.4万个。严格落实吸纳农民工就业扶持政策,对创业人员申请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技能培训40.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4.3万人。
编辑丨徐姣
短短5个月,郑州10家“种子选手”冲刺IPO
专精特新认定标准统一!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办法出炉
河南文旅企业,十大纾困政策公布,涉财政奖补、信贷支持等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