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选演员,我认为不一定非要选那些“腕儿”,从戏剧学院直接挑人或者海选都可行,关键是选中的人的形象年龄得符合原著,特别是原著中明确说到的几点外貌特征不能出错。而演技我觉得到是其次了,再烂也有偶像剧的水平吧。
张无忌,原著中几次描写到他的外貌应该是俊朗型,长方形脸。也就是说相貌不一定要特别帅,五官不一定要特美,但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阳光并带有朝气。就我所知,香港的张智霖就带有这种感觉,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有点娃娃脸,且下巴太尖。身材方面原著中也几次提到高大挺拔,那按现在的标准和审美观起码也得cm以上,不过也别超过cm,不然小说中其他比张无忌还高的人物就很难找到身材匹配的演员了。以前各版本中似乎只有郑少秋达到这个身高标准。
赵敏,原著中说她象玫瑰,应该是给人一种艳丽的感觉。性格倔强,做事果断。眉目之间应有一顾狠劲。回顾以前个电视剧版本赵敏,唯一接近的应该是黎姿,可惜我个人觉得她还不够艳丽,也就是不够漂亮。赵敏身材不会太高。因此演员的身高应该在-cm。
周芷若,外貌应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斯文秀气,眉目之间也不应该有强硬之气。身材略微高挑,应在-cm之间。电视剧诸版本中周海媚应是最符合的。(我认为也是各版倚天所有角色中最符合原著的)美中不足的有两点:一是有点兔牙,二是一动怒时眉目之中煞气太重。我想即使小说最后在少林寺大会前后她凶性大发,脸上也不应该有肃杀之气。
至于三位主角年龄问题,我想只要不超过30岁,以现在的化妆技术演绎一个20岁左右的人是不会有太大问题。
殷离除了比较漂亮外,最大的特点是身材高挑,不会比周芷若矮,所以演员应该在-cm之间。而小昭的特点恰恰是身高不能太高,原著中她还是个未长成的少女,就算一时找不到蓝眼睛的混血儿,可年龄至少不能超过17岁吧。
谢逊出场时拿的是狼牙棒,身材也异常高大,所以演员起码得有cm。演员带的发套的颜色最好别和老外头发的颜色一样,因为小说里明确提到谢逊的金毛颜色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很容易认出。另外,别让张无忌的演员同时出演张翠山,因为原著里明确提到张翠山不同于张无忌的方脸,他可是尖脸,瓜子脸。按现在的审美观(或者说镜头下的效果),他应该比张无忌更帅。
另外说几位很有特色,或者一直被歪曲形象的几个主要配角。
宋青书,原著里论“姿色”他可是超过张无忌的。应该属于眉清目秀,气宇轩昂型,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五官长得特美,气质也不错。当然身材应该也不会差,起码cm。以现在的标准当然比张无忌长得帅。可是因为某些原因(烘托男主角的帅?),过去几部影视剧中扮演此角色演员的样貌一直惨不忍睹。
张三丰,此人除了白发白须,因深厚内功和百岁处男保持神采奕奕外,最大的特点就是身材高大,按现在的标准起码-cm之间。
杨逍,第一次和纪晓芙相遇是已经是个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当然因为年纪和经历的关系,又不像刘天王那样注意保养,眼角已经因为衰老而略微下挂。到了张无忌做教主时,应该是个近60的半老之人了。而电视剧里杨逍刚出场时,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个未过30的年轻人。
之所以对演员的要求这么苛刻,并不是我矫情,而是不想让金庸的电视剧庸俗化,脸谱化。好像武侠小说中描写恋爱的,双方非得年龄才貌相当;描写一风流倜傥的帅哥,此人必定青春年少;描写一恶霸野心家,容貌必定狰狞,且言辞或阴阳怪气或扯着嗓子乱吼;配角必定没主角帅,大街上路人甲的穿着容貌必定比配角还难看猥琐。而小说中描写到的人物外貌上细节,有些是和剧情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在选演员时不注意这些细节,那很多情节必定得忽略或难看,原著的内容自然也就不能完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人物的外貌特点被人熟知?如果在说评书和拍电视时随意被忽略修改,那三国人物的形象还能深入人心?从这点上说,与其说是符合人物的演员难找,不如说是导演不重视或者导演根本没看过金庸原著。
比起选演员来,拍摄地的选择也许更多需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体力和毅力了。倚天小说中描写到的几大场景:西域昆仑山,湖北武当山,河南嵩山,四川娥眉山,东海王盘山(灵蛇岛,无名小岛)我觉得都有必要拍下。
大可以动用直升飞机去真实地点拍几段包含了身着剧服的演员的外景,以展示金庸笔下壮美的祖国河山。其他如昆仑派,明教光明顶,武当少林峨眉剧中的具体景观,可以找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搭建影视基地。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不破坏已有名山的自然景观,同时还能开发新的旅游景点。王盘山可以暂时用桃花岛代替,而灵蛇岛和周杀殷放赵的无名小岛有条件还是找一个热带岛屿去拍摄来的更真实。因为张周谢三人被困无名小岛,不能做木筏回中原的原因就是岛上多为灌木,缺少做木筏的大树。至于冰火岛,有条件也可以去北欧一些地方去拍摄。元大都,张殷邂逅的杭州,丐帮开大会的卢龙,只能找一些影视城去拍摄了。
最后是武打设计,这也是金庸武侠电视剧一直以来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我印象中90年代初徐克拍摄《东方不败》后,大量的爆炸镜头就出现在武侠电视剧中。这可以说是武侠影视剧(正确地说是金庸武侠影视剧)武打设计的一次大倒退。因为自那以后,武侠影视剧导演更多的是在气势上(也就是各种爆炸镜头)去表现作家笔下的各种神奇武学,去显示它们的巨大威力,而不去在武打设计上下更大的功夫。荧幕上武林高手见招拆招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某高手一掌打出前方四处爆炸n个人受伤的镜头。就我观察,此“技术”流行至97版天龙里萧峰的跟踪式降龙十八掌是第一个高峰,而后02版射雕洪七公欧阳峰海上大战是另一个高峰。在如今众多武侠影视作品中,《卧虎藏龙》这样最接近于武侠小说的打斗方式却显得异常另类。可笑的是当初《卧虎藏龙》公映时,居然还有人说里面的武打设计太假,吊钢丝等特技表现太过明显。这么说的人似乎忘了上世纪90年代其他的武侠剧(主要是tvb的)里常用的爆炸和“空中飞人”这么烂这么假的特技效果?
撇开近十几年网络武侠(代表人物黄易)不谈,就我所知上世纪80年代前的武侠小说即使其他地方描述的再神奇,描写打斗场景还都是所谓的见招拆招。不可能出现如玄幻小说那样御剑飞行,一打架就两人对站往对方头上砸招式技能的场景。武侠小说所描写的所谓武学,除了招式外,无非就是内力。所谓内力,说白了也就力气大了,抵抗内力高了。比如常人跳远一下2m,而某高手一下能有10m;普通人被汽车撞下也许马上死亡,而某高手就能没事。就这样的武侠模式我想通过如今影视剧工作人员30年的努力,没道理拍不完美。可惜在拍摄技术迅猛发展的上世纪末,关于武侠剧的拍摄他们走错了方向。他们是把武侠剧,拍成了玄幻武侠剧。现在网络玄幻小说的流行,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这些人,正是因为他们,把武侠玄幻化,才使得一批青少年观众以为武侠小说就是那样的。(当然我并不是说玄幻小说不好,上世纪30年代的蜀山剑侠传就属于玄幻类武侠小说。)
到了新世纪,武侠剧里的武打镜头该怎么拍呢?鉴于目前tvb的拍摄水平实在不行,还只停留在20年前,就先以张纪中几部金庸武侠电视剧为基础,谈谈我的修改方案和设想:
首先得明确凡事过犹不及,不要因为某人是主角,就刻意把他的武功表现的神乎其神。比如萧峰,比如杨过,郭靖,都按照张纪中荧幕下展现的那样,那南宋的亡国还真是见鬼了:因为这么多辽兵,蒙古兵某些人一掌就能用气流打倒几排。因为这是武侠电视剧,就可以用这样拙劣虚假的方式去凸显一个英雄?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知道,在少林寺大会上,当峨眉派宋青书击毙丐帮长老,静照用霹雳雷火弹杀人后,杨逍以明教五行旗几百人的军队操练震慑了所以在场武林人士。这一段剧情是所有电视剧都没表现过的。我觉得不拍这段场景除了需要太多的群众演员这一原因之外,还是因为在现在荧幕武侠的基础上,小说描写的这一场面实在是起不了任何威慑作用。你看那些高手,每一次攻击的范围和威力哪个不比瑞金旗人把铲子的威力来的大?人家高手一掌就能把城门打烂,还需要你厚土旗人几十个木头去撞门干吗?如果以张纪中版本里洪七公欧阳峰海上大战为参照,那杨逍想要震慑群雄,我看他得有能耐一下子把嵩山移平才行。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现在的导演把小说中描写到的武学效果的放大。我认为以后的武侠影视剧就得靠精巧的武打设计和为了忠实于原著中描写的武学而运用的电脑特效和特技去吸引观众,让武侠小说真正的通过荧幕还原给观众。能参考模仿的也不是没有,李安的《卧虎藏龙》就是。比如表现轻功,说白了轻功就是跑得快跳的远跳的高,看《卧虎藏龙》里这样的镜头不是很多么?难道俞秀莲夜晚追玉蛟龙,按现在很多电视剧流行的拍摄手法(不是翻几个跟斗追上,就是在空中连续踢脚前进)更能表现轻功的魅力?比如表现两个掌力高强的两人打架,就得靠精妙的武打设计和动作时声音效果去表现。除非一些必要的表现掌力方向和范围的镜头,或者如六脉神剑这样神奇的武学,才有必要用到电脑特技去表现。
倚天中并没有特别神奇的武学,因此只有几场打斗需要用电脑特技表现内力的方向和强度。如光明顶张无忌挨灭绝三掌,张无忌和崆同四老对掌,武当山张无忌对战阿二阿三,少林寺张无忌对三僧的金刚伏魔圈(黑索阵)。其他如张无忌以龙爪手对空性,张无忌空手夺倚天剑,黄杉女子以九阴神爪对周芷若,这些主要得靠精心设计的武打招式去表现了。
如果的金庸武侠电视剧不像现在这样,主要依靠电脑特技体现武学,而是通过招式的精巧设计去表现,那我觉得才是真真正正演绎出小说的精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