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帝王所举行的最为隆重的祭祀,称之为大祀。
就国家层面所举行的祭祀而言,根据《周礼》中郑玄以郑司农(即郑众)的说法为基础而做的注解,可以知道:
1、祭祀可分为三:大祀;次祀;小祀。
2、大祀:祭祀天地、宗庙。
3、次祀:祭祀日月星辰、社稷、五祀、五岳。
五祀,即五官之神;五官,即五行之官;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小祀:祭祀司命以下、司中、风师、山川、百物。
关于祭祀,各代亦有变化。
以隋代为例,按《隋书礼仪志一》的记载:
1、大祀:祭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等。
2、中祀:祭祀星辰、五祀、四望。
四望,乃分方望祭之名,通而言之,凡是山川之祭皆曰“望”,於山川之中,举其尤大者分别祭祀,则有四望。天子统治宇内,则四望之祭,亦外极四表。郑玄注以五岳、四镇、四渎為“四望”。
3、小祀: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诸星、诸山川等。
再就清朝来看,据《清史稿礼志一》所记:
1、大祀:祭祀圜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
(乾隆时,改常雩(帝王为祈雨而举行的祭祀)为大祀;光绪末,改先师孔子为大祀。)
2、中祀:祭祀天神、地祇、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
3、群祀:祭祀先医等庙,祭祀贤良、昭忠等祠。
关于祭祀的概说,大体如上。
这里,来详细说一说明代皇帝和大臣对大祀所用牲畜看视的详情。
据明代邱濬《大学衍义补》卷六六记载:
“古祭必用牲牢蔬果”。
又据明代王应电《周礼传》卷三上载:
“祭必用牲”。
也就是说,凡祭祀,都要用“牲”。
何谓“牲”?
这里所说的“牲”,就是祭祀所用的牲畜。
祭祀为礼。
祭祀用牲也为礼。
祭祀之前,对祭祀所用牲畜的看视,自然为礼。
大祀之前对所用牲畜的看视,还有专门名词,称之为“视牲”。
无名氏所著的《太常续考》中,还有“视牲仪注”。在仪注中,对视牲的相关制度仪式进行了记述。
下面,就来说明代的视牲;具体而言,就是要说一说明代大祀之前看视大祀所用牲畜的相关制度仪式等的情况。
在明代,大祀所用的牲畜,全都预先圈养在牺牲所。
这里所说的“牺牲”,是指供祭祀所用的牲畜。
所谓牺牲所,乃是官署名;明代设置;负责掌管收养牛、羊、猪等事务,以供祭祀之用;隶属于太常寺。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年)设立神牲所,置有廪牲令、大使、副使等职;洪武四年(公元年)革除。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年)复设,更名为牺牲所,置有吏目一人,秩从九品,负责掌管文书。
据明人尹直记载,大明王朝的牺牲所位于天坛西南角。
每年农历腊月初一日,皇帝会驾临牺牲所,亲自看视大祀所用牲畜。
其时,朝廷各衙署的文武长官都会提前在南门外候迎御驾。
御驾达到之后,乐舞生一起向皇帝行叩头礼。
所谓乐舞生,就是祭祀典礼中乐生和舞生的合称,主要负责奏乐、唱歌、舞蹈。按照明代制度,乐舞生最初皆选用道童充任,后来,舞生改用军民俊秀子弟担任。
随即,锦衣卫指挥使上奏皇帝,请求落辇。
接着,尚膳监太监向皇帝进呈茶水一钟(原为酒器,此作茶具)。
随后,皇帝才下辇。
礼部、太常寺的长官分别导引、其他官员跟从,进入牺牲所,立在门内。
等到御驾仔细看视完各类大祀所用牲畜,一众官员恭送皇帝走出牺牲所之门。
接着,皇帝升辇。
随即,太监再次进呈茶水。
之后,一众官员才行退散。
皇帝看视大祀所用牲畜之后的每个晚上,都会安排一名大臣继续轮流看视。
这些大臣包括以下衙署的长官:五军(中、左、右、前、后)都督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五部,通政使司,翰林院。
如果没有特殊缘故,相关大臣都必须参与视牲一事。
大臣视牲,太常寺会事先按照次序排好日程并进行上报。
轮到某大臣看视大祀所用牲畜,太常与簿厅会提前一天直接携带手本禀请该大臣按时行事。
按照制度和惯例,大臣看视大祀所用牲畜当天早上,总兵官会先派遣一名头目对相关事项进行管制。到了晚上,总兵官会亲率五十名骑兵,等待钟定人静之后,着装整齐,以骑兵为前导,护送该大臣。视牲队伍从正阳门走出,所经之处,户甲之长会打着灯笼,夹道等候迎接。
到达西天门之后,驻骑下车(轿),徒步入门。然后,沿着道路边侧前进。之所以不在正道上行走,是因为圣驾曾在正道上经过。
达到牺牲所北门之后,礼部委派的官员以及饲养牲畜的士卒、知观、提点等都已在等候了。
知观,明朝的道教官员,设置于神乐观中,员额一名,秩从八品,辅佐提点主掌教习乐舞生,以备祭祀舞乐;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公元年~公元年)革除。
提点,即神乐观提点,掌教习乐舞生,以备祭祀舞乐,秩正六品,隶太常寺。
随后,该大臣恭恭敬敬进入牺牲所,从兔房、鹿槛、羊栈到牛枋、猪圈,全部巡行看视一遍,之后,才就坐于官亭(一般指供过往官吏食宿的处所,此或为暂时停歇之所)。
这时,牺牲所的官员将已准备好写有大祀所用牲畜数目的揭帖呈进视牲大臣。
牲畜数目大略如下:
牛犊二十九头;
壮羊二十二只;
鹿二头;
兔十四只;
猪三十四头。
随后,看视大臣告辞退出;骑兵、户甲之长仍然前导、候迎;到城之后,看守城门的人开门;大臣回府之后,一众人等才会散去。
次日,已完成视牲的大臣会身穿绛袍,比百官提前进入左掖门,到达丹墀之前,站立于鸣赞官(主掌典礼赞唱之事)的右边,等候皇帝御驾升临宝座。
鸣赞官,主掌典礼赞唱之事的官员。
静鞭鸣响第二声,该大臣会稍微往前移动,站立在大汉将军的南边。
静鞭,也称鸣鞭,一种很大的鞭子;銮驾仪卫的警示用具;朝会时鸣之发声,以示肃静。
大汉将军,殿廷卫士名;明制,锦衣卫所属有大汉将军一千五百人,凡朝会巡行,侍从扈行;“大汉”指其身材高大,以资壮观,名为将军,实非职官。
静鞭响完第三声,该大臣便立即走上御道,跪在当中,口中自称某官某人,看视大祀所用牲畜完毕,现特复命,俯首伏地,行三叩头礼毕,起身,退立于常朝班列的东边,等候众官行礼完毕,再还归朝班。
当日,若皇帝辍朝,该大臣当值,其人也必须身着绛袍。
只有在正旦(农历正月初一)以后,遇到看视祭祀所用牲畜之事,该大臣上御殿时,才可以和其他朝臣一样,身着朝服或者公服,只是,只有其人独自穿着布鞋。该大臣由大殿东边的第一门进入,站立在内,等候圣躬驾临,待静鞭响完,进行复命,程序与前文所述相同。随后起身,越过王门东边之门退出。
若该大臣当值传送制敕之事,则要身着朝服,先行进入华盖殿复命。
大臣视牲,之所以要用骑兵导从,相传是从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公元年~公元年)年间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发生不测。
按照以前的惯例,大臣看视大祀所用牲畜是在次日天刚亮的时候进行的,但是,因为其间往还需要时间,常常在行事之中会遇到半夜,时间久了,因循简便,就成了后来夜间视牲的情景。
————————————
主要参考资料:
1.明·尹直《謇斋琐缀录》
(本文结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