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坐落于黄河南岸的洛阳平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都城之一。由于洛阳地处华夏世界“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这也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绿林军北攻洛阳;晋永嘉三年,匈奴人刘渊、刘聪三次率军围攻洛阳;隋末李密、王世充,唐之玄宗时安禄山、史思明等枭雄都曾以洛阳为都,以此拒守;南宋绍兴五年、明洪武元年、明崇祯十三年、年豫西战役、年国共争雄,洛阳城都遭受到战火波及。洛阳之重,重在“天下之中”的战略位置,所谓“天下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盖英雄举事,类以洛阳为标准矣”。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洛阳城的城防设施强大,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统帅朱祐、岑彭、贾复和祭遵等十一将,兵十万,自己则由怀县进驻河阳亲自指挥,进攻绿林军大将朱鲔镇守的洛阳城。当时洛阳城完全陷于孤立,刘秀大军围攻两月竟然未攻下,最后只好采用劝降策略。朱鲔在外援彻底断绝的情况下才开城投降,可见洛阳城相当坚固。
东汉定都洛阳后,利用周边良好的水环境,改造河流、开凿漕渠,使之环绕于城区,并将其作为护城河以巩固城防;对前代的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以加强其防御能力;设置12座城门来沟通外界;城内有规模庞大的武库和太仓,在必要时能为军队出征作战提供充盈的后勤保障;城内建设有南北宫城,以供皇帝居住,宫城内有大量的阁楼复道,利于保护统治者的出行安全。与此同时,城内及近郊也驻扎有大量军队以保护城区安全。据史料记载,洛阳城门的掌管者为城门校尉,总领除平城门之外的洛阳十一城门,总兵力在左右。
守卫东汉洛阳城的军队主要是中央直辖军,虽然在形式上仍然沿袭西汉南、北军制,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1)因为郡国兵已无常备军,凡较大的战争,都要赖中央军队出动。个别郡国虽也驻屯有能力作战的常备军,但归中央直辖,故东汉时的中央军,含有地方驻军。(2)东汉时仍有光禄勋、卫尉等编制,但已无南军名称。
东汉中央直辖军分两个系统,一是北军系统、二是宫廷宿卫军系统。二者在遇到战时,都有保卫城区之责,只不过宫廷宿卫军主要职责是保卫宫城的安全。北军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执金吾统辖,一部分是五校尉统辖。通过史料可知,执金吾仅作城内及宫廷巡逻、警卫、防备水火等,人数在而已。
东汉五校尉分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互不隶属,由皇帝直接指挥,其职责除了负责宿卫京师外,也扈从车驾或有时出征。根据史料记载,屯骑、步兵、越骑、射声各领兵七百人,但是长水校尉领兵人数却并不明确。
胡起宏认为长水校尉领兵应以人计,五校营兵力共计人。但笔者认为长水校尉领兵应为人:
其一,长水校尉所领为胡人骑兵,是刘秀骑兵中之精锐,可能元从渔阳突骑。若是按照长水校尉领兵人,整个洛阳城,加之城门兵不过一万两千五百多人,这对于拥有十二城门的帝国都城来讲,防御比较困难,甚至自守不足,这一点东汉统治者是不可能不知的,所以需要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重装部队以护卫。
其二,人的骑兵部队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且不足以对敌人构成有效威慑力。《后汉书吴汉传》:“渔阳突骑,天下所闻;长戟劲弩,无出其右。乘时不用,见机不作,悔无日矣。盍举精甲,南附刘公,击王郎,此诸侯之业也,幸无后时”。《后汉书耿弇传》:“弇按剑曰: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人的兵力在作战时似乎不足以对敌人形成摧枯拉朽之势,人的骑兵部队才拥有一定的战斗力,能在作战时对敌人形成冲击,故此比较可信。长水校尉当为五校尉营的主力。
宫廷宿卫军也分两部分:一是光禄勋,二是卫尉系统。《后汉书百官志》及注引《汉仪》、《汉官》等对光禄勋、卫尉等官的属官、职责、兵额等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光禄勋是皇帝的贴身部队,所统御军队共计人。卫尉下设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警戒南北二宫,又有左都侯,担任两宫巡查,押解犯官。南北二宫共有七座宫门,每门设司马管理。根据史料记载,卫尉所统军队,除了公车司马令所领之数不明外,共计人。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以洛阳冠名的洛阳盆地,坐落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的南侧,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盆地内是广袤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周围有熊耳山、崤山、邙山等山峦环绕,形成自然屏障,洛水、伊水流其间,显然利于军事防御。
熊耳山因全宝山与李岗寨两峰相竞如熊耳,因以得名。其中,全宝山海拔.2米,李岗寨海拔.4米,花果山海拔.8米,鹰咀山海拔.6米。其山呈东北――西南延伸,山西起三门峡的卢氏县,向东北绵延至洛阳市伊川县折而向东,北邻崤山,南接伏牛山,山脉长度约公里,是洛阳城南部的重要屏障。
崤山也是秦岭东段支脉,分东西二崤,地势险峻,交通艰难,常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险”。崤山山脉呈西南一一东北走向,山脉长达余公里,宽约40—50公里,是洛阳城西部的巨大的自然屏障。崤函古道是沟通洛阳与长安的重要军事孔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邙山横贯于洛阳城北部,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海拔高度在米左右。北邙山较熊耳山、崤山地势相对平缓,其实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最东南缘的黄土塬。北邙山地势虽不险峻,但是可以作为屏障设施用于军事上,而且北部就是宽阔的黄河,对于阻挡北边的进犯之敌还是有很强的防御作用。
在洛阳盆地通往外界的山峦、河谷的交汇之处,有八个关隘比较重要,起到扼守交通的作用,东汉朝廷在此建立关城,设置关卡,平时稽查、预警,战时闭关,对于洛阳城周边防御意义重大。
洛阳城北面除了邙山作为屏障外,还依托黄河天险,主防北岸进犯之敌。北方异己势力越过黄河,南下进入洛阳,一般需要经过孟津关和小平津关。孟津关关址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老城乡扣马村、距孟津县城北9公里的黄河河心,因扼守古黄河孟津渡口而得名,为兵家必争之地。商朝末年,周武王曾在此地举行“盟津之誓”。小平津关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也是黄河上的一道津渡,在孟津关西面不远。洛阳城东面军事要隘是旋门关,主防从陈留、梁国、陈国及东郡进犯之敌。旋门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西南十里堡一带,是扼守洛阳东大门的重要关隘,汉灵帝为抵御黄巾军起义而设置。
洛阳城西面军事要隘主要是新安函谷关,主防从三辅进犯之敌。在军事战略上,新安函谷关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新安函谷关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前年)所建,当初是为了防范关东异己势力。东汉时,由于羌人肆虐,一度攻入三辅,甚至有继续往东进攻的危险,所以新安函谷关在此时有以防范羌人为要目的。近年来考古发现,新安函谷关并非独立的关隘,北面和南面不远都有关塞,各居险要,各驭一方,南北纵长60余公里,配套有烽燧、长墙。
仓储等设施,特别是南线的散关城因遏控洛水南端,曾为八关都尉的治所。西汉时,在新安函谷关设有关城,东汉沿用,并进行增修。关城呈东西狭长的“H”形,建立在直壁上,下面只有一条道路从中穿过。关城有三处城门一字排开:内外东墙一体的东门、内城西门、外城西门。面对西面进攻之敌,只要守住外城西门就可以闭关,而且三处城门形成三道防线,可见防御之强大。
洛阳城南面军事要隘主要有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轘辕关,主要防范江汉、淮泗等地势力北上进攻洛阳。其中,伊阙关位于今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此关是洛阳南下,汝南、颍川北上的必经之路,此处曾发生过伊阙之战而闻名。广成关位于今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一带,扼守宛(南阳)襄(襄阳)、荆楚地区进入洛阳的重要通道,守住广成关对于洛阳南部防御具有重要意义。大谷关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寇店乡水泉村,是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可视为洛阳城正南面的一道门户,战时此处可埋伏重兵,能够阻断南北交通。轘辕关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与登封市交界处的轘辕山上,北望河洛大地,南眺中岳嵩山,扼守洛阳着东南通道。
东汉灵帝时,朝政黑暗,民不聊生,致使黄巾起义爆发。为了避免都城受到起义军的冲击,汉灵帝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领左右羽林军,屯兵都亭(洛阳附近)以保护京师安全。同时,星夜派兵驻扎洛阳周围的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个关口,“置八关都尉官”,整个洛阳城处于全面军事戒备之中。这八个关口对于加强京师周边防御,以避免起义军冲垮东汉王朝的指挥中枢,影响其发号施令极为重要。洛阳八关占据都城周边地形险要之处,形成比较严密的军事防御圈,各关隘以重兵把守,遥相呼应,形成联动,环状防卫,对于抵御从四面八方进攻的敌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因洛阳盆地面积狭小,所以城邑数量有限,能够对洛阳城起到一定拱卫作用的城邑,主要分布在通往洛阳的交通路线上,例如东面的偃师、巩县、东南面的缑氏,西面的谷水县、河南县等。偃师是洛阳周边军事防御东部的第一个紧要之处,其东不远是巩县,二者对于洛阳城东部防御有一定的意义。根据《隋书地理志》的记载,巩县有九山、天陵山、维山、东首阳山,北有黄河,并设津渡。此之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在军事上的价值。隋时在此设洛口仓,亦见之对此地之重视。
缑氏在洛阳城的东南方,遏控轩辕关,也是洛阳周边军事防御的重要城邑之一,其城东西-0米,南北2米。谷水县在洛阳之西不远,二者亦谷水相通,对于粮草运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谷水县被占,洛阳城的漕运便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地位也十分重要。河南县的前身是西周王城,在洛水之畔,从宜阳进军洛阳城,需要经过河南县。此四城在洛阳八关之内,它们的防守实际上极度依赖于八关防卫,得失与之一损俱损,所以洛阳城周边防御应该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这八座关隘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