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大暴雨突袭河南。那几日,在国家发布的降雨排行榜上,前十名全都是来自河南的城市。郑州商城遗址覆土坍塌、嵩山少林寺水流成河、开封顺天门遗址遭受管涌侵害……

微博截图

“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抢救所有的文物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我泪流满面………”7月24日晚,“河南文物局局长哭了”登上热搜,文物局局长田凯在朋友圈的一条动态,触动了无数网友。

那么现在,河南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还好吗?

图片来自河南博物院

据河南博物院介绍,该院提前制定了专门的应急预案,在大雨到来之前,院里便通知各个处室和相关人员做好准备。河南博物院在新馆建设选址时,便考虑到内涝的因素,选择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建馆,其主展馆比道路路面更是高出将近一米。此外,该院一直都有防汛物资的储备,包括沙袋、抽水机、发动机等。这次暴雨,也提前在入口处放置了沙袋防止积水倒灌,馆藏文物目前都很安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微也发布消息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各考古工地及工作站、院本部均未出现重大险情。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目前殷墟景区内遗址、文物基本无恙。中国文字博物馆展馆、文物也安好,未出现重大险情。安阳博物馆虽有渗透进水情况,但文物库房、展厅的文物安然无恙。

受暴雨影响,洛阳龙门石窟附近伊河龙门段水流量直逼警戒线,近千名党员群众和志愿者8小时完成清淤,12小时搭建起临时护栏,48小时恢复石栏杆护栏,最终确保了龙门文物安全。

图片来自新华社视频截图

进入雨季后,二里头遗址的工作人员特意加强了防范,在发掘区的外围堆了土堆阻挡外围的水,并在发掘区的上边搭了一个大棚防止雨淋,还在重要的遗迹上边覆盖上塑料薄膜,所以此次暴雨未对二里头重要遗迹造成损坏。

可移动的文物在文物人的守护和博物馆的庇护下,可以幸免于难。但不可移动的遗址、建筑就没那么幸运了。郑州市内古遗址、古建筑众多,暴雨给这类文物安全造成很多隐患。

郑州商城遗址就是受影响的古迹之一。事实上,在进入雨季之前,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就采取了清理排水沟、准备防汛物资等相关的防护措施,正是这些措施在这次暴雨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该遗址最紧迫的任务是将一些出现墙体裂缝的地段进行抢救性修复,以免造成坍塌等二次伤害。而墙体剥落的修复还需收集数据,请专业部门进行全面的勘察,做修缮的方案。然后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申请专项经费去进行保护工作。

图片来自新华社

从宋英宗长眠之地永厚陵时获悉,北宋皇陵“七帝八陵”陵墓本体完好,但陵上覆土有部分被冲掉,部分陵台、鹊台、乳台等土遗址遭受不同程度损害。历经千年风雨的石像生平安无损,但个别石像生附近地面出现塌陷,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国家文物局也决定动用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资金,支持河南受灾文物应急、支护、抢险及勘察勘探等,确保受灾文物第一时间得到保护。

责编:张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