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美军在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我45师据守的上甘岭阵地发起了猛攻。战前,范弗里特认为只要6天就可以结束战斗,并预估会有人的伤亡。但上甘岭战役的进程和结局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美韩联军狂攻43天,付出了多人的伤亡代价,最终却以惨败收场。
我军也在上甘岭战役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10多人,形势最危急的时候,崔建功手中连一个完整的建制营都没有了。那么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呢?除了美军的炮火过于猛烈之外,还有人认为秦基伟对敌人的攻击方向产生了错误判断。战前,美军的飞机多次飞临上甘岭侦查,小股部队还频频出击做试探性攻击,这些迹象都表明,美军要对上甘岭动手了。
但秦基伟却认为敌人在上甘岭方向只是佯动,真正的攻击重点在平康河谷。基于这个判断,他把15军的防御重心放在了平康谷地,除了4个步兵团外,还配备了5个炮兵营、两个高炮营、一个防坦克营和两个战车连。上甘岭战役最困难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警卫连都派了上去,但就是不动用44师的一兵一卒。有人认为如果上甘岭战役打响后,15军能用平康谷地的兵力支援45师的话,上甘岭战役或许就不会这样艰难了。那么,秦基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几十年来我一直心存疑窦,我总认为范弗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只是由于我们在西方山死死按兵不动,范弗里特他悻悻作罢。如果我们因为上甘岭战事吃紧而动用西方山部队,范弗里特极有可能回马一枪,打我们一个声东击西。他毕竟是机械化部队,撤出战斗快,重新投入战斗也快。那样一来,上甘岭战役就成了西方山战役,战役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样子,那就很难想象。”
在秦基伟看来,范弗里特攻击上甘岭是声东击西,想借此把44师调离平康谷地,然后依仗机械行军的优点再杀一个回马枪。现在看来,秦基伟的这个判断是很有道理的。范弗里特作为一个参加过一战和二战的高级将领,上甘岭和平康谷地哪个更适宜美军进攻,哪个战略地位更重要,恐怕他比谁都清楚。
但15军在平康河谷布下了重兵,同时还有38军的师协防,美军要想强攻,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正因为如此,范弗里特才耍了一个声东击西之计,想猛攻上甘岭,借机把44师调离平康谷地,然后再凭借自己行军快的特点,回师进攻平康河谷。范弗里特算盘打得虽好,却被秦基伟一眼识破,他宁愿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上去支援崔建功,也不肯动用44师的一兵一卒。范弗里特见我军不上当,只能硬着头皮强攻上甘岭,最终碰了个头破血流,他也因此被迫提前退役。和中国人比智谋,美国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之后美军再也没有主动向我军发起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如果想要了解这段难忘的历史,就不能不读著名旅作家张嵩山所著的《解密上甘岭》。作者面见和采访了诸多残疾老兵乃至秦基伟等首长、前辈百余人,捕捉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书中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珍闻轶事。全书只要21元,欢迎大家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