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之西有佳境。
她是河南省面积第四大的县,这里风光无限好,秋有秋红叶、冬有雪韵;可春赏花烂漫、夏观绿荫。她地处河洛文化圈,是历史悠久的人文大县,崇伯鲧在崇高山治水筑城、建有崇国;是商朝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伊尹的出生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程门立雪、源头活水、问鼎中原等历史典故均发生于此。
嵩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洛阳市西南部,四周与宜阳县、伊川县、汝阳县、鲁山县、南召县、内乡县、西峡县、栾川县、洛宁县为邻。下辖9个镇、7个乡:城关镇、田湖镇、旧县镇、车村镇、阎庄镇、德亭乡、大章镇、白河镇、纸房镇、九皋镇,大坪乡、库区乡、何村乡、饭坡乡、黄庄乡、木植街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距省会郑州公里,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9万。
据《河南通志》载:嵩州以在嵩岳之西故名,县沿州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记载,因县境有嵩山而得名,一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嵩山是五岳之中岳,曾名嵩高、崇山、岳山、嵩商、外方、大室;因地处中原,东周定名中岳。主体在登封市,有太阳、少阳、明月、万岁、凤凰等72峰;主峰峻极峰,又名嵩顶,古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之说;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永泰寺、初祖庵等名胜。
县域在炎帝时期属伊国。唐虞时为伊侯国之伊川地。夏朝为豫州之伊阙地。商朝名为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周襄王十四年(前)陆浑戎迁于此,属戎曼子国。周景王二十一年(前)其地又归晋国。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属韩国,时名高都,后置新城邑。秦王政十七年(前)地属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置新城县,属三川郡。
西汉惠帝4年(前)设陆浑县(今田湖镇),分属陆浑县和新成县。东汉新城县复名新城县,分属二县直至南北朝刘宋。东魏置东亭县(嵩县田湖镇古城村),陆浑县更名东魏以陆浑县改名。武定二年()置南陆浑县,为伊阳郡治,治伏流城(今嵩县东北陆浑村)。隋开皇初,北陆浑县并入南陆浑县,并更名伏流县;十八年()新城县改名伊阙县,因在伊阙山之南而得名。大业元年()伏流县复名陆浑县。
唐先天元年()陆浑县析置伊阳县。五代省陆浑县并入伊阳县。北宋熙宁五年()伊阙县(今伊川县)降为镇,划入河南县;次年改隶伊阳县。南宋绍兴三年()伊阳县升为顺州,治伊阳县。金天德三年()顺州更名嵩州并移治今址,因境内有嵩山而得名;统领伊阳县、福昌县(今宜阳县)、永宁县(今洛宁县)、长水县(今洛宁西)四县。至元三年()伊阳县省入嵩州。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始名嵩县。清代因之。成化十二年(),析嵩县东境参与设置伊阳县。
清因明制,嵩县仍属河南府。3年2月属豫西道,次年6月豫西道改为河洛道,随属。年直属河南省。年9月,嵩县娄关乡、三合乡、旧县镇部分区域划入新设的栾川县。年5月属河南省洛阳专区。
年3月栾川县以及大章、白河、车村、木植街等4个公社划入,县政府迁栾川镇;将田湖、闫庄、黄庄、寺庄、城关5个公社和桥头牧场划入伊川县;同年建陆浑水库,老县城被淹,于老城西南附近建新城,即今嵩县县城。年9月,恢复伊川、嵩县、栾川3县建制,嵩县属洛阳专区。
年属洛阳市至今。年12月旧县乡改设旧县镇。年11月阎庄乡改设镇。年1月德亭乡改设镇;同年12月大章乡撤乡设镇。年白河乡、纸房乡撤乡建镇。年1月,九店乡改设九皋镇。
嵩县居于伏牛山北麓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隆起,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有鹰咀山、玉皇顶、西岩山、娘娘山、石人山等山峰,其中白云山玉皇顶是河南省最高峰。她在黄河、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处;有伊河、汝河、大木植河、高都川,有陆浑水库。她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山区小气候非常明显;年均温14.8℃,年均降水至毫米。
这里是全国六大产金县之一,有黄金、钼、萤石、凝灰岩等矿产,钼的储量是全国第一。境内有五马寺、王莽寨、陶村等国有林场及龙池漫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65.18%;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豆类、花生、瓜类、菜类等作物;有银杏、秦岭冷杉、大果青扦等国家保护动物植物;有黑鹳、白肩雕4种、红腹锦鸡等国家保护动物;有木耳、核桃、板栗等土特产;有山茱萸、银杏、丹参、杜仲等享中药材誉国内外,素有天然药库、中药宝库之称。
嵩县风光山高水长,这里地处伏牛山生态旅游核心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以白云山、玉皇顶、官帽峰、飞来石为代表的山岳景观,有以陆浑水库、九龙瀑布、双龙瀑布、高山天池为代表自然景观,有以两程故里、伊尹祠、庆安寺、铺沟石窟、云岩寺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另有卧龙谷、伊河漂流、千年古银杏林、杨山、木扎岭、九皋山、龙池曼等景点;其中白云山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天池山高山天池是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