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嵩山 >> 嵩山历史 >> 嵩山七十二峰名称
01:42

嵩山七十二峰,峰峰有名、峰峰有典、峰峰峻拔、峰峰诱人,历史上很多名人游历嵩山,留下了无数诗咏和传说。本文视频和内容由海州新滩杨守敬于年11月5日搜集整理后剪辑上传,如有错误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峻极峰、青童峰、黄盖峰、浮丘峰、三鹤峰、遇圣峰、万岁峰、玉镜峰、狮子峰、虎头峰、起云峰、凤凰峰、金壶峰、玄龟峰、卧龙峰、会仙峰、子晋峰、玉柱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金匮峰、积翠峰、太白峰、鸡鸣峰、春震峰、悬练峰、周道峰、胜观峰、石幔峰、松涛峰、河带峰、桂轮峰、立隼峰、观香峰、望都峰、连天峰、迎霞峰、朝岳峰、太阳峰、少阳峰、明月峰、紫霄峰、天德峰、檀香峰、丹砂峰、玉华峰、药堂峰、白道峰、金牛峰、宝柱峰、卓剑峰、清凉峰、宝胜峰、紫薇峰、紫盖峰、翠华峰、琼碧峰、凝碧峰、瑞应峰、望洛峰、石城峰、石笋峰、钵盂峰、香炉峰、罗汉峰、系马峰、七佛峰、灵隐峰、来仙峰、白鹿峰、白云峰。

嵩山七十二峰

峻极峰:俗称嵩顶或中顶,也称华盖峰。巍然居中,登上峻极峰可环顾群峰。峻极峰亦称“御碑峰”。

青童峰:汉武帝游嵩山时至此,遇二青衣童子捧书迎驾,欲问忽不见人影,故名。

黄盖峰:中岳庙在峰南,相传汉武帝游嵩岳时黄云盖其上,故名。

浮丘峰:因浮丘公曾居住此山而得名。

三鹤峰:道士李八百炼丹于此,有三鹤翔其峰上,故名。

遇圣峰:汉武帝登嵩山遇仙人,高约一丈二尺,两耳垂肩,说:“吾九嶷山人,听说嵩山上有石菖蒲,一寸九节,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特来采食。”说罢忽然不见仙人。后命此峰为遇圣峰。

万岁峰:汉武帝元封元年,登中岳嵩山太室,路过此峰时,惊闻山呼万岁而得名,峰上建有登仙台和万岁亭,峰下建有万岁观。

玉镜峰:峰下曾见一镜浮空,光色如玉,故名。

狮子峰:以此峰像狮子,取名。

虎头峰:此峰如虎伸颈,取名虎头峰。峰上有虎口崖,为唐李荃得《黄帝阴符本经》处。

起云峰:因该山峰每出云,必下雨,故名。

凤凰峰:唐高宗游嵩山时,有凤凰集其上,亦称为凤凰台。

金壶峰:传说浮提国人用肘后金壶墨,佐老子写道德经,余墨泼石上淋漓成蝌蚪文,故名。

玄龟峰:亦称元龟峰,取北方玄武之义。山形如龟,且多墨石,故名。

卧龙峰:峰势蜿蜒,状似卧龙。

会仙峰:因汉武帝登嵩山时见有八仙围棋于此,故名。后建八仙坛于峰顶。

子晋峰:周灵王太子晋跟随浮丘公学道30余年,此为其所居之地。上有饮鹤池,下有太子沟、太子庙、太子池。

玉柱峰:峰矗立陡峭,远看如玉,近观接天。

老翁峰:峰巅有石,青苍瘦劲,佝偻天成。

玉人峰:汉武帝于峰上得玉人,高五寸,色甚光润,为庙神之像,传为明公。

玉女峰:峰北石如玉女,上有大篆七字,人莫能识。

金匮峰:世称独秀峰,山状方形,石呈金色。

积翠峰:峰多碧石,且草木独茂。名刹会善寺在其峰下。

太白峰:在太室山最西,峰上多白玉。

鸡鸣峰:《纪异》云:“嵩岳东北一峰叫鸡鸣峰,五更之初便见日出卢鸿勒铭其上”。当地群众称羊旦山。

春震峰:在太室山正东,为春龙乘阳之意,该方向为震。往下有龙潭,雷乃发,声自此峰始,故以春震命名。

悬练峰:卢崖寺后有瀑布水,此峰踞其上,从下边观望,如白练高悬。

周道峰:在黄盖峰之后。汉、唐帝王登嵩山,乘座舆经过此地。老百姓称为御路。

胜观峰:在此峰望嵩阳形胜,一目了然。道边有古时凿出的圆孔数处,人称“槊旗孤朵”。

石幔峰:陡峭高矗,壁立千仞。其南峭直而围圆,上接云端如幔垂。游人从下经过如行幔中。

松涛峰:前边为白鹤观。该峰形如龙鳞,峰上古松覆盖,长风吹来满山松涛滚滚,借以命名。

河带峰:比峻极中峰稍低,踞其上北眺黄河明灭一线。

桂轮峰:亦称天门峰。两崖对峙,中豁如阙,故称天门,登其上南望诸山,皆在百里之外。峰西有蝌蚪岩,为汉张芝获蝌蚪古书的地方。

立隼峰:山峰之巅有一石如柱,立秋时节,常有立隼居其上。

观香峰:在太室山西边。南边为永泰寺。

望都峰:太室山西北最远之山峰,洛都遥遥,望之可及。《纪异》云“岳之西北一峰号望都峰,天气晴暖,可望见洛阳。隐如车盖之状,卢鸿勒铭其上。

连天峰:峰势最高,从下看仿佛连天接地,因而得名连天峰,为少室主峰。

迎霞峰:为朝霞最先照到的山峰。

朝岳峰:东望岳祠,形似朝贡,故名。

太阳峰:山峰顶部平坦宽敞,日光普照。

少阳峰:比太阳峰稍低,早晨太阳出来普照全峰。

明月峰:宋登封县令楼异写道:“峰中时现圆如满月”。在太阳峰的西边,因相对峙,故名明月峰。

紫霄峰:自东望两峰相依并矗,直刺云天,且双峰高挂天上,亦称并玉峰。

天德峰:山峰上有石呈天然“帝”字,旧名帝字峰,后改为天德峰。

檀香峰:山峰有檀树,木紫而香。

丹砂峰:山峰色为红色石英岩,也产丹砂。

玉华峰:峰上有质地细腻的白色云母,闪光发亮,故又名玉华山。

药堂峰:多产草药的山峰,亦称之为药匮峰。

白道峰:古时有隐士白道猷居此峰。山峰上有一石洞,人迹罕至。

金牛峰:颜色金黄,状如卧牛。

宝柱峰:石头多色,高耸如柱。称之为宝柱峰。

卓剑峰:山峰形如宝剑,卓立地上。

清凉峰:峰下有清凉寺。

宝胜峰:峰下原有尼姑寺,名为宝胜寺。

紫薇峰:此峰上多紫薇花。

紫盖峰:此峰紫色,亭亭如幢盖,云烟中像仪士挺立。

翠华峰:翠霭华茂,以其形状及颜色得名。

琼碧峰:峰上石头光滑玉润,日出照射,明亮照眼,故名琼碧。

凝碧峰:山峰上多白色石英石,远望光洁明亮。

瑞应峰:相传有神人在其山峰上,遍身红色。

望洛峰:登其山峰之巅,洛阳依稀可见。

石城峰:山石壁立,望如城墙。

石笋峰:石立如笋,尖直挺出,其状如笋。

钵盂峰:峰顶圆平,状如钵盂。

香炉峰:形似香炉。

罗汉峰:状如罗汉。

系马峰:峰像栓马柱子。

七佛峰:峰峰连接,似七尊佛像。

灵隐峰:传为群仙所隐居之地。

来仙峰:峰上有大洞,传为仙灵居住的地方,古人作赋:“灵隐来仙,洞府深兮。”

白鹿峰:当地人曾见有白鹿在山峰上,寻又不见,疑是仙鹿。

白云峰:不时出现白云,山民祈雨,若见岩谷生雾,三日内必下雨,屡屡应验;若见片云朵朵,油然入谷,白云转瞬忽失,知天必晴。

#嵩山七十二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