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阅读唐诗,很多人总是喜欢拿王维和李白比较,大多数人喜欢李白,但也有人独爱王维的田园山水作品。其实他们二人的诗歌从艺术方面应该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他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面对人生的态度,有怎样的人生境界,这也体现在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上,二者差距明显。

他们二人同龄,均是早年成才,均有进入仕途为国为民的少年之志。在参加科举考试时,王维状元及第,并做出了一番事业,然而遭遇仕途坎坷后,他选择退隐山林。而李白仕途坎坷,甚至从未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生矢志不渝,追求安邦定国的理想没有动摇,更加值得世人的敬仰。

嵩山秋景之一

在唐代,很多文人秉持这样的人生理念,一旦遇到明君,时逢太平盛世,那些隐居的文人会纷纷从山林中归入社会,参加科举考试为国为民效力。而一旦遇到时局动荡,或者朝廷昏庸,他们则选择隐居山林,过着十分寂苦但又自得其乐的悠闲生活,这应是唐代文人们的普遍想法。

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唐代诗豪刘禹锡,他无论是被贬还是被重新启用,始终抱着革新朝政的理想信念,从未产生过隐居的念头,这个和李白有点类似。而一代诗佛王维,遇到仕途坎坷,就开始放弃了初心,醉情于山水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这从他的一首诗中可一窥心迹。

嵩山秋景之二

这一年秋天,王维来到了他在嵩山的隐居之所,眼望着中原的秋景,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归嵩山作》,表达了自己复杂的心情。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写这首诗时,王维已过而立之年,因遭人构陷被贬至济州,后从济州返回长安,暂时没有差事的王维回到位于嵩山的一处住所。

嵩山秋景之三

王维有很多住所,根据五言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中的描绘,他在终南山有一处别墅。这首《归嵩山作》中,他在中岳嵩山也有一处居所。可见王维的生活应该是非常的宽裕,既有田产,也有多处房产,他的一生衣食无忧。

诗的首联描绘的是出发时的心情,人在悠闲时,才会有心欣赏周围的风景,这时候的王维应该是悠闲安详的,他没有因为官职被贬而沮丧,而为能够回到嵩山的住所隐居而感到轻松,就连驾车也是徐徐而行,没有意思匆忙。

嵩山秋景之四

诗的额联触景生情,这时候他看到潺潺的流水,也看到了飞鸟望茂密的森林里飞去,仿佛自己就是那清澈的流水,也是即将栖息的飞鸟。他对现实社会已经厌倦了,这时候产生了归隐山林的强烈念头。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写的却是他自己。

诗的颈联写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他通过荒城、古渡的描写,体现了远离喧嚣闹市的隐居生活并不十分美好,也充满了暗淡凄凉的景色;而落日、秋山的描绘,体现了山水自然风景的迷人。王维打算隐居,但是未来的路怎样走,他很迷茫。

嵩山秋景之五

王维彻底放松了?其实没有,他心有不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无所适从。诗的尾联中作者写道,嵩山巍巍令人向往,那就暂时在这个幽静之处定居吧。诗中用了一个“且”字,可见这是他的权宜之计,他对自己的仕途生活还有留恋。

事实上,王维之后的人生一直在徘徊中度过。一代名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又进入仕途任职。安史之乱期间,他还出任了伪职。李唐王朝平叛之后,被投入监狱几乎问斩,后又因他的诗文《凝碧池》中有思念朝廷之情,才得以宽恕。

嵩山秋景之六

王维的一生留下了华美的诗句,然而他的人生却充满矛盾,稍有坎坷就思想动摇,即使在朝中任职也是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一点他比不上诗仙李白,甚至不如诗豪刘禹锡,这二人虽也有坎坷的经历,但他们安黎元、安社稷的理想始终不渝。

仕途是个平台,唐代诗人们对这个平台充满向往,但仕途也很坎坷,当遭受打击时,有人心灰意冷,有人退隐山林,但也有人面对坎坷矢志不渝,而像王维的这样摇摆不定者也大有人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维不如李白,亲爱的读者,你们认可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