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
刀剑(冷兵器)的收藏把玩是一个极其小众的门类,
一是人群基数本身小;
二是由于管制严格私下很难形成稳定的交流圈子;
三是纯属消耗品,能增值保值的少之又少。
对于这样一个小众的行业,系统性的资料非常少,很多前辈写的书也都不再印刷出版,比如皇甫江先生出的《中国刀剑》,现在市场上想以原价买到是很困难了。
身高八尺,英明神武的我吃着这一行的饭,就有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整理工作,结合前辈的资料把龙泉刀剑的来龙去脉梳理一下,也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行。
目前中国做宝剑的产区不是只有龙泉,还有福建的明溪,河南的棠溪、嵩山(就是少林的嵩山),云南的南诏宝剑,做刀的就更多了,好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刀具,但现在能做成市场规模、有完整的产业结构、通畅的贸易或出口的还是龙泉,根本原因还是地方政府的态度。
龙泉一个小县城能搞出青瓷和宝剑两项国家级非遗,政府的功绩是排第一的。
龙泉宝剑简史
剑是一种源远流长、有刺杀护卫和装饰佩戴多种功用的短兵器,东汉以前,主要作为军队的标准武器,东汉之后,随着新式兵器的流行,剑仅在代表地位和荣誉的舆服制度中出现。
剑,出现的很早,退出战场也很早,但是剑的礼仪功用却长久不衰,有文化属性的物品生命力确实长久。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最早的剑出现于商代,是长度在30厘米左右的青铜剑,只能用于防身,不能刺杀格斗。
到了秦朝,青铜剑的尺寸有了很大提高,能做到90厘米左右。但依然面临长而易断的问题。
想在战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性能更好、造价更低的剑必须研发出来。
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奉楚王之命铸剑,欧冶子从母舅那学会冶金技术,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在长期的摸索中,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遍访附近名山,寻至龙泉秦溪山下剑池湖旁,采山中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开创我国用铁制造刀剑兵器先河。
这里要提一下福建,福建省会福州古称冶城,北边的冶山、欧冶池和北部的湛卢山也曾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欧冶子的后人多为能工巧匠,汉代在距龙渊不远的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苍南县一带聚族而居,形成望族。历经北宋南宋创修族谱、兴建祠堂、敦亲睦族,遂把欧氏祠堂统一命名为“平阳堂”。
龙泉的铸剑业可以说与福建一衣带水,这为清朝初期的龙泉剑业恢复留下了宝贵的火种。
铁剑的优势比青铜剑的优势要多,
第一,造价低;
第二,长度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手感轻盈;
第三,综合性能比青铜剑要高;
如果说有缺点的话,就是不如青铜耐锈。
到了东汉,随着钢铁冶炼和锻剑技术的升级,百炼钢刀剑已经完全取代了青铜剑的主导地位,并且兵器的升级直接改变了战场的形态,以车与马为主的车战逐步淘汰,变成了轻刀快马的骑兵,战斗的速度和距离大大提高。
而骑兵的出现,尤其是大汉多年与匈奴的对战中,端正笔直、入鞘则平淡无奇、出鞘则锋芒毕露的汉剑也走到了战场的尽头。
砍劈有力、厚脊单刃、杀伤力惊人的环首刀出现在骑兵的装备里,环首刀让大汉一血数百年耻辱,把匈奴赶向了国外,奠定了中国的基础版图。
到了唐朝,煤炭的使用让炼钢有了极大的发展,钢铁变得更加普及且实惠,灌钢法的使用更是提高了刀剑的产量和质量。
汉唐盛世让汉剑、唐刀成为中国熟知度高、喜爱人群广泛的两种冷兵器。
多年来,以刀剑为主的诗词、曲艺、故事、典故以及影视剧开枝散叶,代代相传,这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兵器,更多的是一种侠义、正义、权利的化身,而龙泉剑也以坚韧锋利、刚柔并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成为剑中之魁。
中国电信IC卡《龙泉宝剑》一套四枚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清朝初期,道教兴起。自古以来道士都以七星剑为作法仪典的法器,甚至以七星剑作镇门之宝。
另外,当时佛道并雄,又都崇尚武艺,佛道两家大大地促进了中华武术的蓬勃发展。一时间,佛徒、道士和武侠要求铸剑增多,龙泉剑业得到发展。
年,即清乾隆十三年,福建铁匠郑义生来到龙泉,在城镇东街开设剑铺并招徒授艺,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熔化生铁灌注熟铁的“灌钢”冶炼法,所炼刀剑不易生锈,剑刃锋利。
只是郑义生的剑与古代剑一样,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就是说这个剑弹性不好。
年前后,即清道光年间,龙泉廖太和剑铺精于镂刻工艺,并继承战国时期装饰风格,在剑面上创造了凿洞嵌铜技术,名噪一时。
这时的嵌铜,只能嵌七星(北斗七星,标志剑池七井,谓七星剑)。七星都是圆的,颗颗钻穿过面,两面出现相对的圆七星。
剑鞘是由一个江山人(现浙江省衢州市代管的县级市)老张头做的,老张头的摊子在东街天妃宫,天妃宫又名天后宫,就是妈祖,老张头在这设担镶包剑鞘铜箍。
年,即清咸丰五年,福建铁匠郑义山第四代孙郑三古继承并发扬了廖太和的制剑技术,在东街天妃宫门正式开设千字号剑铺。他改用土钢锻造,沿用水淬方法,比用旧法所炼的宝剑更加坚硬锋利。
但是硬则易断,郑三古的剑剑身长度是鲁班尺16寸-24寸,剑基宽1.3寸,剑锋稍窄,宜于挥舞,剑身呈现灰暗色,有粗糙感,但在当时来说,品质属于上乘。
装璜方面,从凿洞嵌铜进展到剑面镶铜,但还不熟练,只能在剑面上镶刻七星;季高和上元两人制的花榈木剑鞘,仅能镶包平板铜箍。
当时,太平天国起义军在龙泉驻扎,需补充大量刀剑作为官兵武器,这份大活由千字号剑铺承接。另外,千字号剑,不少还供佛像装饰之用。
年,即光绪初年,周国华(乳名六儿),周国荣(乳名五儿),周国贵(乳名老九)三兄弟拜千字号剑铺郑三古之子郑文轩为师,满师后,周国华在千字号剑铺隔壁单独开设了万字号剑铺。
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又一位高手来到龙泉,就是丽水碧湖的铁匠沈庭璋,他在县城西街开设沈广隆壬字号剑铺,向五子焕文、焕武、焕周、焕清和焕全悉心传授铸剑技艺,时称铸剑之家沈氏文物周清全。
到清末民国初期,龙泉县城沿溪北岸一条街,从天妃宫至官仓巷口,剑铺相连,叮当之声,昼夜不绝。龙泉剑匠在宝剑的质量、包装和文化内涵上下了很大功夫,使龙泉宝剑的独特工艺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广为武术爱好者和艺术鉴赏家所青睐。剑铺有千字号、万字号、壬字号、金字号、永字号、禾字号、周国贵等7家。
其中千字号、万字号和壬字号被称为龙泉宝剑三大名家。
至此,近代龙泉剑匠世家汇成一处,龙泉剑业蒸蒸日上。
辛亥革命以后,舞剑为国术界所重视。
年秋,龙泉县知事杨毓奇主持七家剑铺参加竞赛,结果壬字号的沈庭璋所铸之剑,以一剑击穿三个铜板,并将另家所铸之剑斩为二截,夺得第一名,被举为剑魁。
年2月,大工程巴拿马运河即将开通,美国举办了著名的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博览会从年2月20日开展,到12月4日闭幕,展期长达9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万人,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幕当天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展者,克服重重困难,跨越千山万水,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公开露面,在这次盛会上,除了瓷器、茶叶、丝绸外,壬字号带剑出场,被列为获奖工艺品,龙泉宝剑蜚声于世。
在荣获世界荣誉后,龙泉的剑业水准还是以传承古法为主,但也有很多工艺还未完全恢复,为了达到古人记载的刚柔并济的效果,龙泉剑匠开始试验在剑锋嵌入质量较好的建钢(福建产的土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剑身的坚韧性,但还不能弯曲,无柔性。
至年,千字号、万字号、壬字号等剑铺,试图用纯纲锻炼刀剑,但受当时材料和技术的影响,都没有成功。
而在造型装饰方面,龙泉剑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长短剑、雌雄双剑(双剑共装一个剑鞘)开始出现,剑身可以刻图鎏铜,不过只能做简单的图案花样;剑鞘包铜方面,自姜元大(原籍温州)铜店于年开始镂凿云勾、古文钱等花纹,同时在剑柄上挂色绦,宝剑外观较过去美观得多了。文化性和欣赏性进一步提高。
年农历正月,某军自闽入浙,经过龙泉,某营有个刘枪长(俗呼枪长,系枪械管理参谋一类人物)来到壬字号剑铺说用钢锻剑的事。枪长说:熟铁锻剑可用水淬,纯纲不能用水淬,不然松脆易断。沈氏兄弟忙请他指教,他说:枪内机柄、弹簧等小件机件我能淬,大件的也不能。又说,要想宝剑发青光,得用比剑身还硬的钢在剑面上养光。沈家焕文、焕武、焕周三兄弟听了,喜出望外,虽然得不到直接帮助,但也得到很大启发,马上着手试验。
在几个月里,从无数次的失败中得到教训,最后终于试验成功了。过去熟铁水淬容易变曲,土钢水淬,极易断裂。因此,古代宝剑均不能变曲,而现在纯钢改用新法淬火,剑身既锋利又能屈能伸,再用硬钢养光,锋芒青寒闪烁。从此,沈广隆剑铺所制之剑,逐步形成了锋利、坚韧、青光三大特点。
沈家对此一直保密,后因沈焕文之妻泄露,淬火和养光两技术才扩散给了其他剑铺。
这一时期,宝剑的整套生产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年秋,在南京举行全国国术比赛大会时,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江苏水靖督办)写信给沈广隆后,沈焕文带三十把剑应邀参加。
在大会期间,曾与北平、天津、上海、青岛、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出品的宝剑比较,其中较好的北平、天津宝剑,其剑面画松柏云鹤、剑鞘镶老鼠牙花样铜皮,剑身镀镍,装璜上虽然精看比龙泉宝剑好,但是感到浮华浓艳,并且剑身只能微微弯曲,缺乏弹性。
而龙泉宝剑则具有四大优点:第一,纯钢锻炼,软能吹断头发,硬能斩截铁钉,锋利无比;第二,能屈能伸,富有弹性;第三,原色自然,寒光逼人;第四,剑面嵌铜,图案古朴,既实用又美观。所以,颇获全国剑术师和剑术爱好者的好评,被评为最优秀剑。
年,蒋介石五十一寿辰,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向蒋介石奉献寿剑一把,上刻:敬送蒋委员长五旬寿辰,浙江省政府赠由龙泉县书法家吴梓培书。
年,即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对龙泉宝剑业有这样的记载:这些剑铺的铸剑原料有三,(一)毛铁,(二)钢,(三)花梨木。毛铁均购自浙江云和县,每百斤七元五角至八元五角不等,全年需用量一千四百余元。钢均购自福建政和县,每百斤二十五元左右,全年需用量一千四百余元。花梨木为制剑壳之用,产于本县西南乡一带,购买时均按设计分段,每段约值洋一百四五十元(每段重量三、四千斤不等),全年需用量约四五百元。
《中国实业志》又载:龙泉县每年可产剑二千余把,每把价值一元至百余元不等,年产总值元左右,行销于温州、杭州、上海及浙江省各县。
当时,龙泉剑铺由7家增加到11家,新增徐朕昌、何同兴、茂字号、徐显庆。
至此,龙泉剑业走到了清初到民国的鼎盛期。
抗战开始后,上海、杭州等地的富商和浙江省政府迁移到云和,一种士绅商贾间的时髦用具——手杖剑(时称“司的克”)开始流行,即可防身又有功用,成为有钱有势人的必携品。
此外,还有所谓薄如纸、弹性特别好的软剑也成为时尚,可弯成圆圈围于腰间;当然还有专供劈刺,不能弯曲的硬剑。
这两种剑当时主要用于装璜房间客室、收藏,显示名贵富有,不宜剑舞。但在制剑技术上(主要是热处理工艺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发展龙泉宝剑的品种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年,即民国三十年,浙江省的国大代表吴望伋曾向沈广隆剑铺”订购了一把特制龙泉七星剑。
剑的一面镌刻青天白日图案和澄清寰宇四个正楷,另一面镌刻龙凤七星图案和龙泉七星剑七个篆字。花榈木制鞘,外饰以凿花黄铜。费时三个月,耗资法币余元。
当时吴望伋意图代表全省民众献给蒋介石,希望蒋积极抗日,澄清寰宇。这期间,万字号剑铺也曾为国民党将军陈诚专门铸造一剑。
山河动荡,好景不长,战火年代,民众日益穷困,铸剑材料来源困难,宝剑销路更是每况愈下,再加上当时商贾从中渔利,剑匠生活日益窘迫,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剑铺纷纷关闭,改行谋生。
有些老人这一改就再没回来。
至年,龙泉剑业山穷水尽,只有3家剑铺靠制作农具勉强为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待到龙泉剑业风之大起,云之飞扬,就要看新中国了。
码字不易,真实干货,就整理一下新中国的龙泉剑业,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