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孔学姣

9月16日,郑州市少林武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委员大会在郑州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召开。少林武术标准化工作从此进入“快车道”,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方面将上一个新台阶。

标准化是武术国际化的基础,规模化的关键,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个新成立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主要从事少林武术术语、套路、器械、服装、教学评价、竞赛规则、考评、外译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制修订相关工作。

揭牌成立后,委员大会审议通过了标委会秘书处提交的《郑州市少林武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郑州市少林武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秘书处工作细则》等文件。

“这将使武术教学、训练和竞赛从定向描述走向定量评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多元走向规范,并能逐步建立起统一的武术国际规范。”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拥军说。

少林武术源于河南,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年5月,少林武术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少林武术已经成为展示中原优秀文化的靓丽名片,成为世界各国了解郑州、亲近河南的重要窗口。

但因为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现象。河南作为少林拳和太极拳“两拳”的发源地,却只有1项少林拳地方标准,相比之下太极拳已有7项国际标准。

“少林武术标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少林武术进奥运会、少林武术海外传播以及少林武术产业的振兴。”少林塔沟教育集团董事长刘海钦说。

塔沟教育集团武术专任教师冯俊杰在美国和坦桑尼亚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由于没有统一的武术教材和规范的教学体系和大纲,常常深受困扰:“一个班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没有相适应的内容去很好衔接,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少林武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委员会由31名委员组成,秘书处由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与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联合承担,目前已征集了17项标准项目建议书。

“加强武术标准化建设,对促进武术文化对外话语传播和国际合作、增强河南文化自信有积极意义。”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李焕锋说。“我校目前正在积极构建武术双语语料库,库容已达万字。”

少林武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少鹏长期致力于少林武术流派正确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他说,技术、术语、考试标准的统一,既有利于大范围的保护和传承,还可以充分保留拳种流派的演练风格,从而保障其广泛传播。希望未来能够提供更多河南标准、中国标准、国际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