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与发展,然而世界各处环境各有不同,故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使其创造的文化打下了不同环境的烙印,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嵩山刘客白摄我国地理环境有几大特点。一是面积广,跨几十个经度与纬度。面积广就有避害趋利的广阔回旋空间,利人生、文化发展和延绵。二是气候多样,北有亚寒带,北至南有广阔的温带、亚热带,南有热带,西有青藏气候区域。气候多样,给人们在适应不同气候环境下生存锻炼的机会,利于多元文化的产生;由于有广阔的温带和亚热带,尤其是特别适合人类生存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宽广,这为我国形成丰富的起主体作用的古文化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它为华夏文明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三是地质地貌特殊和复杂,我国地质界前辈总结为北土、南石、东水、西山的特点,故对我国山水之势有“大江东自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的说法,依山顺水形成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济水(汉以后逐渐被黄河袭夺)、淮河、长江、珠江等流域特点的文化。由于西倚高山高原,东临太平洋,在相对封闭的广大区域内,不同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创造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彼此间产生频繁交流,形成既独具一格,又内容丰富,关系密切的中华民族文化,严文明先生称之为多元一统文化,而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一体,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真谛在于起核心作用的嵩山文化圈。嵩山文化圈中心部分遗址分布图嵩山文化圈主指嵩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原古文化。嵩山有四大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它是35亿年前从大海崛起的一块古陆,且历史绵延。二是相对独立,它以约平方千米的面积和米高度,成圆锥状突兀于华北平原的西南部。三是资源丰富,山中有上百平方千米的低丘,海拔—米,这里河流密布,水网发达,河旁黄土台地广布,山上林草丰茂。源于嵩山的5条河流和一些沟谷呈放射状分布,为准河主要支流颍河的发源地,也为济水(汉后逐渐被黄河袭夺)、河水(汉后称黄河)的重要支流伊洛河的水源补给地。四是古文化发达,山中、山边有旧石器时期遗址和中石器遗址多处,而且在旧石器中期就显示有南北文化交融与过渡特点。山中还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遗址10多处,其中有与夏代起源关系密切的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有战国阳城故城等著名遗址。山周围每条放射状河流都是人类重要生存与文化传播通道。嵩山附近有一系列重要遗址,如距今—年间有裴李岗文化的裴李岗等遗址;有距今—年间仰韶文化的大河村、西山、秦王寨等遗址;距今—年间有河南龙山文化的瓦店、煤山、古城寨、新寨等遗址;距今—年间有二里头夏都、大师姑古城、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遗址;有距今多年的洛阳、开封古都,这就形成了嵩山文化圈的中心区。嵩山和环嵩山分布的古文化遗址与古都就其数量、规模、类型、连续与影响来说,在全国独占鳌头,成为中国古文化的核心。嵩山刘客白摄嵩山文化圈得以形成,是嵩山地域山、水、土、生(生物)、气(气候)和位(地理位置)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山好,资源丰富;水多,水网发达;土沃,系黄土;生物多样,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有利垦植与万物生长;位置适中,便于交往、文化幅射与反馈,这些造就了在中国起核心作用的中原古文化。过去多注意黄河对中原文化的作用,实际是嵩山地域的多因素在造就了中原古文化,其中包括黄河起的重要作用。水对中原古文化的形成当然重要,但中原古文化是我国古代四渎中的三渎,即河水(汉以后改称黄河)、济水和淮水(淮河)共同滋养中原人们创造的。黄河、济水与淮河合力造就了中原古文化,其功力之伟,世界罕见,所以,河水(黄河)、济水与淮水(淮河)都是孕育中原古文化的母亲河,就此来说,中原古文化也可称之为三水文化,或称“三河文化”。来源:《嵩山文化文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22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