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宰相姚广孝
明代有一个传奇人物,这个人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据《明史·姚广孝传》: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刘秉忠(-)元代邢州人,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又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再次追封常山王。
姚广孝以刘秉忠为榜样,潜心于朱棣帝侧,发动了靖难之役,奠定了朱棣的政治地位,也成就了这个继刘秉忠之后的大和尚,姚广孝在完成明都北迁后,又对北京城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还担任《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编撰官,永乐十六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姚广孝曾多次谒刘秉忠墓,并写了《刘文贞公墓》诗,其中一首诗云:
良骥色同群,至人迹混俗。知己苟不遇,终世不怨讟。
伟哉藏春公,箪瓢乐岩谷。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
大业计已成,勋名照简牍。身退即长徃,川流去无复。
佳城百年后,欎欎卢沟北。松楸烟霭青,翁深蘼芜绿。
强梁不敢犯,何人敢樵牧。王侯墓累累,廒不待草宿。
惟公在民望,天地同倾覆。斯人不可作。再拜还一哭。
这首诗的开头就说:千里马与同色的马在一起,一样的颜色,该吃草吃草,该跑时就一样的奔跑,就如落入了世俗的境界。藏春公刘秉忠开始就是这样的生活,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箪瓢乐岩谷”,藏于紫金山,隐于滴水涧,潜心于修道,醉心于生活。当机缘来临时,皈于虚照,从于海云,召过云中,历史的机遇让忽必烈与刘秉忠“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君臣合心,“大业计已成,勋名照简牍”建立功勋。当刘秉忠百年之后,无人敢在他的坟上打柴、牧牛,姚广孝称赞说“伟哉藏春公”“惟公在民望,天地同倾覆”。显示了他对秉忠的敬崇,在谒陵祭祀时,使姚广孝故“再拜还一哭。”此诗明写刘秉忠,实叙道衍姚广孝孝,故清代学者诗到此诗时,说他“盖早以藏春子自况矣!”
姚广孝是一个和尚,又崇拜刘秉忠,功成名就后归野山林,他曾在画人刘秉忠山故图上跋《题聪上人山居图》诗:“结楼曾向万峰间,放鹤归来锡已閒。夕景无多樵唱断,疏钟寒溜绕空山。”内丘与邢州相临,存有扁鹊庙刘太保碑楼,多有佛图澄遗迹,还有名臣刘德渊,姚广孝到邢州(顺德府)及内丘一带参访,应是姚本人的怀古喻今的之旅。
诗云:
老年落魄犹非昔,破帽遮头谁识得。不问水郭与山村,杖藜到处寻陈迹。
西丘地势一何壮,建国当年誇石勒。竺师赖有佛图澄,问道从容降词色。
至今禅刹遗涧阿,松扉昼掩萦烟萝。水流涓涓水乐奏,山木黯黯山禽歌。
樵人牧竖不敢到,竹径云断惟僧过。有碑千年字漫灭,忍使老眼空摩挲。
神僧去久山无主,谁听塔上风铃语。古往今来一笑间,不用悲歌泪如雨。
并说:“寺在内丘县西山中,晋佛图澄之所建也。奇峰乔林,清泉修竹,境致幽绝非他山可并。昔虢太子于寺驻马曰且停寺,有碑在焉。”
《且停寺》律诗亦是姚归隐之后的诗作,诗的开头说“老年落魄犹非昔,破帽遮头谁识得。”正是归隐山林的姚广孝本人的生活状态,并且他“不问水郭与山村”,而是“杖藜到处寻陈迹。”来到中丘(内丘)西丘山中后,看到且停寺,说道“西丘地势一何壮,建国当年誇石勒。竺师赖有佛图澄,问道从容降词色。”感叹这里的山色与环境,“奇峰乔林,清泉修竹,境致幽绝非他山可并。”“水流涓涓水乐奏,山木黯黯山禽歌。”怀古当年的遗迹,“至今禅刹遗涧阿,松扉昼掩萦烟萝。”这是这个禅寺位于山峦之间,连“樵人牧竖不敢到”,姚广孝在寺前的读着古碑,说“有碑千年字漫灭,忍使老眼空摩挲。”叹息感怀“神僧去久山无主,谁听塔上风铃语。古往今来一笑间,不用悲歌泪如雨。”
姚广孝《且停寺》律诗,近于白话,直言易懂,但是此诗中保存有大量的历史信息,点明了且停寺的历史,特别是与且停寺的名由及与高僧佛图澄的关系,同时也对且停寺的环境及景色进行可贵的描绘,使我们今读《且停寺》仿佛又回到那个历史的瞬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