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立柱

摘要:夏人的祖先鲧死后化于墠渚,地在伊水之滨的三涂山旁。墠渚的合读即涂、即羽,三涂即是墠渚周方言的读音,即墠渚的异读。涂山、羽山、三涂山实为一山,双音与单语的区别缘于方音的不同。其地为夏人的祖山圣地,禹合诸侯于涂山即是在祖山大会诸侯,于宗庙赏罚黜陟。这是夏时的礼法。会稽是越语羽(涂)字的复音形式,禹合诸侯于会稽出于越人,或者是越人的伪造,也有可能是夏之后人辗转迁徙于此,奉禹之祀于其地,将旧地名带入新地方,由当地语音读出。

一、从涂山地望的研究说起

涂山,又作塗山,初见于《尚书·皋陶谟》。禹曰:“余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后《楚辞》、《左传》、《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也都说及,惟具体地点,皆无所指。西汉著述《淮南子》、《史记》说到涂山,也没有指示所在。东汉许慎《说文》云:“涂,会稽山,一曰九江当涂也”,许慎这里明说涂山即会稽山,为越地,但不能肯定,又述别一传言曰九江当涂,即今安徽怀远,说明当时人已不能确认其所在。以后涂山地望越说越多,至唐苏鹗作《苏氏演义》,已谓涂山有四:一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在渝州(今重庆市),一在濠州(今安徽怀远),一在当涂(今安徽当涂)。四说中,安徽当涂说缘于怀远县居民流亡江南于湖县(今芜湖市)境而侨置,可以不论。其他三说各有所据,争论至于今日。清代,顾祖禹作《读史方舆纪要》,云:“三涂山,在嵩县南七里,即古所谓涂山者。”现代学者如钱穆、闻一多、杨宽、顾颉刚、杨伯峻、姜亮夫、孙淼、何光岳等人从其说,认为涂山即三涂山。丁山也认为涂山源于三涂山,但他的说法很特别,“三之为言桑也,三涂犹言桑林之涂”,禹合诸侯于涂山与禹娶涂山故事演自桑林祷雨、止雨神话。故涂山地望,今仍得四说。

重庆涂山说,顾颉刚等人已做了较有说服力的评判。浙江会稽涂山说,蒋炳钊、林华东、陈桥驿、董其祥等人也都有驳辩。两地非禹娶之涂山,今日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夏的统治中心在豫西晋南,文献与考古资料可以相互印证,重庆与浙江去此远甚。怀远涂山说,汉唐间信者最多,许慎、高诱、应劭、皇甫谧、杜预、郦道元等皆为其中名家。最近召开的“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研讨会”上,“绝大多数同志”仍“认为怀远涂山说比较可信”。其主要根据是《水经注》淮水条所引的《吕氏春秋》佚文,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日,复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为嫁娶日也。”《说文》涂字下亦云:“民以辛壬癸甲之日嫁娶。”这与《皋陶谟》所言“辛壬癸甲”颇能契合,故为人所信从。然而仔细分析这一段材料就会发现问题很多。

首先,说《吕氏春秋》佚文“江淮之间”指怀远一带,定结论未免过于武断。《管子·轻重》、《史记·封禅书》皆言:“江淮之间,一茅三脊,名曰菁茅”;《汉书·郊祀志》亦云:“江淮之间,一茅三脊为神藉。”春秋时齐伐楚,管仲提出的理由之一是楚人不贡包茅(僖公四年)。查《尚书·禹贡》,贡菁茅即包茅者只荆州一地,位处徐州、扬州间的怀远不闻有贡茅之事。显然,《管子》、《史记》所谓的“江淮之间”只能是淮水上游至江汉一带的楚地荆州,不会是安徽的淮上。《吕氏春秋》成书于先秦,大体在《管子》、《史记》间,其言“江淮之间”何以必是安徽淮上?“江淮之间”本是长江、淮河之间的广阔地带,闻名于世则以上游地区为早。嵩山至南阳本夏人之居,楚之先祖自中原南迁至江汉,古之淮水祠也在南阳平氏县,即淮水发源的桐柏山,说明淮水上游上古即是开发较早的地区。春秋时,楚为大国,《淮南子·道应训》言,令尹子佩请楚庄王饮于京台(或作强台),王应而不往,第二天子佩问其故,王曰:京台“南望料山(《太平御览》引作猎山),以临万皇,左江右淮,其乐忘死……”京台不具知,当距楚都不远,其“左江右淮”,正所谓楚之形胜,“江淮之间”贡菁茅殆由于此。春秋晚期吴王夫差过江淮间北上争雄,时安徽淮上为淮夷所居,族落相处,至秦始散为编户。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里的认识是模糊的,只道它是吴楚争雄之地。楚人亡秦,汉高祖置淮南国,以后“七国之乱”与淮南王谋反,使安徽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区域。虽然如此,两地仍是两个文化区域,这由《史记·货殖列传》区分“西楚”、“东楚”,扬雄《方言》区分方言地理而两地不并言皆可以见。东汉都洛阳,政治中心东移,安徽江淮近于天下之中,也是多事之起,声名远播。郦道元将《吕氏春秋》佚文“江淮之间”置于安徽怀远,或者是汉以来这种形势影响的结果,但不可以说也是先秦固有的观念。

其次,“辛壬癸甲”一语何意,千百年来训释者不知凡几,可以说是越说叫人越糊涂。仅以汉代著名者言就有多种不同意见。《史记·夏本纪》:“禹辛、壬娶涂山,癸、甲生启”,似乎是说2天结婚,2天生孩子。郑玄注《尚书·皋陶谟》:“登用之年,始娶于涂山氏,三宿而为帝所命治水”,4日又成了3夜。《列女传·母仪》:“夏禹娶以为妃,既生启,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禹去而治水”,这是说生启4天后去治水呢,还是生启用了4天,叫人弄不明白。王逸注《楚辞·天问》“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于台桑”一句,曰:“以辛酉日娶,甲子日去,而有启也。”这又不是天干的4日了。《吴越春秋》:“禹……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好像是说结婚事办了4天,但言十月生子,已是从实际考虑了。以上所述都是汉时学人的意见,与《说文》、《吕氏春秋》的作者属于同一时代,各人所说已是南辕北辙,说明对于此一礼俗,汉时学者已是弄不明白。江淮之俗若有以“辛壬癸甲”为嫁娶日者,他们怎么会不据之而说古礼呢。司马迁曾经过江淮上会稽,王逸是楚人,对于江淮地区都很熟悉。传世本《吕氏春秋》不言“江淮之间”,就是“淮水”也只提到过1次,其书初作于秦王政当位不久。时楚在东方为大国,与秦为仇敌,两地悬隔数千里,安徽淮上有某一特别的风俗,汉时当地人不具知而吕不韦等人已经明了,叫人难以遽信。再说今本《吕氏春秋》所述禹娶涂山氏简洁明了,也不让人有脱文漏字的感觉。如此等等都叫人疑心《说文》及《水经注》所谓的《吕氏春秋》“佚文”,乃作者据怀远地方有涂山的传闻,复将之与《吕氏春秋》所言的“禹会涂山”及《尚书》“辛壬癸甲”语相混淆而误传的结果。事实上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吕氏春秋》“佚文”。

再次,《吕氏春秋·音初》言禹南省,涂山氏女歌南音,周公等采其地歌为《周南》、《召南》。南音在周南、召南,即洛阳以南、西南的地方,而怀远在东南,两者相去甚远,中间隔着陈及淮上许多小国,直线距离在里以上,这也足以否认涂山在怀远。

第四,涂山氏为禹之妻族,文化发展当也有一定规模,不至于太落后。今怀远一带虽有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存发现,然水平都不高,不足以当涂山氏文化遗物。二里头文化一般认为即夏文化,其东进至于蒙城一带,再东便不见有什么影响,至少怀远涂山文物考察中未见有二里头文化因素,若其地为禹之妻族所在地,不可能没有二里头文化影响的痕迹。

综合以上四点,怀远涂山非禹娶之涂山可以信也。怀远有涂山氏传说当是后世附会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郦道元以为”盖周穆之所会矣”,也非不可能。《左传》昭公四年有“穆有涂山之会”。此事亦见今本《竹书纪年》周穆王三十九年。

涂山即三涂山说最晚出,然比较其他诸说为较可信。惟诸家虽信其说而未有详论者。

二、涂山即三涂山的诸项理由

“三涂”之名初见于《逸周书·世俘解》。《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也”,杜预注三涂“在河南陆浑县南”。郦道元《水经·伊水注》考其地说古三涂当伊水崖口,“在陆浑故城东(当为西)南”。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谓三涂在嵩县西南,伊水径其下,在陆浑故城西南80里许,其地当今河南嵩县附近。说这个地方是禹娶之涂山,理由是很多的。

(一)涂山氏女所歌的“南音”为周南至荆楚之地的乐歌“楚辞”,三涂山地当南音区

《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同篇还说到“北音”,其词曰:“燕燕往飞。”比较可以看出,北音是一字一意,一字一音,句中无衬垫语气助词,与后世中原的四言体诗歌一脉相承,而南音虽也为四言,却是虚词实词相错、叙事与抒情相间,语气助词“兮猗”二字吟咏回旋,高下往复,增强着实词“侯人”所表达的含义。南音的特点与《楚辞》及翻译成楚语的《越人歌》完全一致。《诗·鼓钟》载周王于淮上奏先王之乐:“以雅以南,以龠不僭”,南音与中原雅音不同,又可以相和不僭,是以周公采而为《周南》。周南指洛阳以南至江汉地区,即古之所谓的豫、荆之地。淮夷一般认为属东夷,怀远地当淮夷区,古之嬴、偃族人的分布地带,其早期代表人物皋陶也有乐歌留下,见于《尚书·皋陶谟》,其辞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这也是四言为主,但是以句末为叹词的形式,应该是早期的庙堂之音,即《诗》中雅、颂之类的先声。比较一下《诗·大雅·文王有声》便可知道,音节、句式没有不同,而和《楚辞》及“侯人兮猗”的南音相去较远。古三涂正当周南的南音区,说是涂山氏的居地较合理。

(二)三涂山的位置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不远处,彼此通婚从地理上说为可能

古代中国早已是以农业为主,部族外婚,故姬、姜两姓共同生活于渭水流域,便于婚姻。夏的统治中心在伊洛阳城一带,《世本》云:“禹都阳城”,其地在嵩山脚下。《史记·货殖列传》:“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遗风。”《汉书·地理志》:“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今日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一般认为即夏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地区,以伊洛汝颍为中心,其地理方位与此大体相合。地处伊水之滨的三涂山与之邻近,适为婚姻。

(三)禹省南土而遇涂山氏,“南土”指洛水以南豫州之地,也说明三涂山在洛水以南

前引《吕氏春秋·音初》说到禹巡“省南土”,《知分》及《淮南子·精神训》也有“禹南省”语。禹时“南土”所当何地,不易考知。《吕氏春秋》的“南土”概念是为后人述古之言,不当是禹时的南土,而应是周以后的南土观念,即以周的南土观念为本的。以当世之地名、地理述古时之舆地,这是一般的也是较为可行的做法,《吕氏春秋》不会例外。周人的南土文献有明白的记述。《左传》昭公九年周王使者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菇、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这里周之四土的位置十分清楚。南土以四地为代表,巴地所在,说法不一,但大体不出河南、湖北、四川。濮地,杨伯峻注以为即湖北石首县,邓即今河南邓州,楚则江汉之地的楚都。四地正当《诗经》所谓的周南、召南,豫州、荆州至益州的地方。大禹南行而遇涂山氏,涂山氏之地必在这一区域内寻找才合适。位处其中的三涂山显然是最佳候选地。

嵩山启母石

(四)与涂山氏有关诸传说,多在伊洛汝颍一带,与三涂相近

一是启母冢在阳城。《后汉书·郡国志》阳城县,刘昭注引《帝王世纪》:“阳城有启母冢。”二是启母石在嵩山,《穆天子传》(卷五)载周穆王“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口于启室”,郭璞注:“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启母在此化石,而子启亦登仙,故其上有启石也,皆见《归藏》及《淮南子》。”《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帝幸缑氏县,制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见夏后启母石。”说明至少西汉武帝时,嵩山启母石尚存。《水经注》末卷引《嵩高山记》,亦述山岩中有石室,并云:“有玉女台,言汉武帝尝见之,因以名台。”此汉武所见玉女台当即启母石。《路史》引《名胜志》文,言怀远涂山有大石,人亦呼启母石。此事不见于郭璞《穆天子传注》及郦道元《水经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尚不获闻,为后来者所附会。三是传说禹见涂山氏有九尾白狐之瑞,此事于三涂山不远的颍水上游及伊洛下游一带,汉魏时尚有传闻。古以九尾狐或九尾白狐为瑞应,见《宋书·符瑞志》。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南行过涂山,曰“‘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遂娶涂山氏女为妻。《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梁县有惮狐聚,《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颍阴县有狐宗乡,或曰狐人亭。惮狐、狐宗、狐人等固不可直说为禹会涂山氏之遗传,然上古有此瑞应惟禹娶涂山氏,而且这些传闻就在三涂山不远的地方。颍阴古时是一个瑞应笼罩的地方,魏文帝曹丕就是在这里接受汉献帝玺绶策书,继为大统成礼而还的。四是传说与涂山氏活动有关诸地点在伊洛地区。据颜师古注《汉书·武帝本纪》引《淮南子》,禹通轩辕山,涂山氏往见,惭而奔崇山,化为石,而轩辕山正在伊洛下游的偃师附近。

由以上四方面,结合上一节批驳怀远涂山说所提供的依据,则涂山不在怀远而是河南的三涂山应该没有问题。

涂山即古三涂山,顾颉刚等人以为是“简称”。“简称”之说当然不足以信人。最近还有人疑问:“为什么前此一直无人将‘三涂山’与‘涂山’挂钩?如果禹真的于此‘娶妇’或‘会诸侯’,古文献上怎么会一点反映也没有?历史上众多硕学通儒何以置天子脚下的‘三涂山’于不顾而执意要往外地寻找‘涂山’的踪迹呢?这些都是不好解释的。”因此作者尽管看到涂山即三涂山说“颇有后来居上,力排众说之势”,但仍然相信杜预涂山在怀远说。看来解决三涂山与涂山名目上的差别是确定两者为同一地点的关键。

三、涂、羽为墠渚之缓读,三涂为墠渚之异读,其地为鲧死变化处

(一)从地理上讲,墠渚与三涂地望相当

《山海经·中山经》:“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

《逸周书·度邑解》载周武王语:“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

这两段文字中的“墠渚”与“三涂”,地望相当。这可以其南望地点及北望地点相同来确定。周武王所在的位置,为伊洛地区的有夏之居,也就是后来的成周所在,周成王“定鼎于郏鄢”之地,略当于今洛阳市西。《山海经》的青要之山,是萯山之一脉,《中次三经》言“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青要之山,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谓在河南新安县西北20里,即今洛阳市以西新安县。可以看出《山海经》作者南望北望所站立的地方,与周武王南望北望所处的有夏之居是同一个地方。伫立的地点相同,北望的地点都是河曲,则南望的地方当大致相同,三涂、墠渚实为一地。因此《水经·伊水注》要将二者都放在“陆浑县南”,只是三涂比墠渚稍偏南一点。周武王与《山海经》的作者何以南望都以同一个地点为标志?这是因为三涂山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与圣地。前言三涂为九州的险要之一;鲧是夏人的祖先,在这一地方死化,其地又成为夏之圣地(说详下文),自然要为笃信神灵的古人所注目了。

(二)从读音上讲,墠渚与三涂音相近,为涂、羽之缓读

涂,古音在定母鱼部。墠,《广韵》徒年切,又陟邻切,属定母真韵字。渚,《广韵》章舆切,古音在鱼部。墠渚的合读正是涂音。羽字,《广韵》王矩切,古音在匣母鱼部,与涂为叠韵字,一声之转,显然也是墠渚的急读。

墠渚与三涂音也相近,三涂实是墠渚周方言的音读,即墠渚的异读。《水经·伊水注》:“郭景纯注云:禅,一音暖,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禅当为墠之别写,读如暖,古音在晓母元部,三在心母侵部,心、晓对转,渚与涂古音皆协鱼韵。则“墠(禅)渚”与”三涂”为一语之异写明也。前言“三涂”之名初见于《逸周书·度邑解》,出于周武王之口,《左传》两见之,一出晋人司马侯之口(昭公四年),一为晋人所请于周之地(昭公十七年),三涂又在周境,其为周方言语词大略可以相信。《山海经》古人以为作于禹益,今人虽有多种不同意见,但皆认为与羌夏戎蛮相关,地理上属中州西土。“羽山”之名旧多谓在山东,“涂山”则以传在怀远为最早,其名初见于《尚书》,而该书一般认为整理于邹鲁儒士之手,出自东方学者;《楚辞·天问》的“涂山”为单语,是较晚期的情况,又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楚文化中本多商文化因素。可见,涂山、羽山之名多与东方相联系。同一个地方,读为“墠渚”、“三涂”双音的在中西部,读为“涂”、“羽”单语的在东方,这种差别应该与方音有关系。中国上古西部民族的语言与东部的殷夷方言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很少注意,近年多有研究。因此双音与单语的差别,很可能是由于方言的差别而造成的。

关于鲧之殛死处,《山海经·海内经》说是“殛鲧于羽郊”,《墨子·尚贤中》、《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以为刑之于“羽之郊”,《尚书·尧典》、《孟子·万章上》、《国语·晋语八》、《说苑·辨物》、《吕氏春秋·行论》、《左传》昭公七年俱以为殛鲧于羽山,《楚辞·天问》说是“永遏在羽山”,《离骚》作“死乎羽之野”。鲧之死地虽有羽山、羽之野、羽之郊、羽郊、羽渊等等分别,曰“羽”则是共同的,其死于“羽山”、“羽郊”可以无疑。鲧是夏人郊祀的祖神,其祭祀的地点当在夏人活动区。墠渚与羽,不仅音相近,事相关,地理上也符合。所以羽山之最大可能就是墠渚之旁山,即三涂山、涂山。《左传》、《国语》等书并言鲧殛死于羽山而化于羽渊,《山海经》以为化于墠渚,则墠渚即羽渊可知。《汉书·地理志》东海郡祝其县条云:“《禹贡》羽山在南,鲧所殛”,《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篇所言略同。这是自《禹贡》“蒙羽其艺”附会而来的鲧死山东说的开始,以后从其说者为多数。究其理据只是“蒙羽”之“羽”与鲧死羽山之羽相同。还有据《淮南子·地形训》“北方曰积冰,曰委羽”,而说羽山在极北地的。《太平寰宇记》则以为山东蓬莱县东南30里即殛鲧处。清江永作《春秋地理考实》,曰:“要之,此山(指羽山)在沂州(今山东临沂)之东南,海州(今江苏海州)之西北,赣榆(今江苏赣榆城)之西南、郯城(今山东郯城)之东北,实一山跨四州县之境。”然则杨伯峻指出,“而四县之间实无此大山”。古之学者对于羽山的考察,一个基本性的失误就是见羽字便附会鲧死处,未将地理、史事与地名语词等各方面加以综合考论。

四、羽(涂)山与会稽山也是一地

会稽在浙江,春秋以来如此。但文献所谓的禹会诸侯于会稽是否也指这里?它与禹合诸侯于涂山又是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汉以来就有多种意见,认为一地的就很多,前已言许慎说“涂山,会稽山也”,《水经注》淮水条亦云:“涂山有会稽之名。”以后作《说文解字注》的段玉裁,作《水经注疏》的杨守敬,也都如是说。近人续申此说的颇不乏人。但是由于涂山地望过去或者以为在怀远,或者说在它处,加以证论不周,涂山与会稽为一地的观点一直未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鄙以为会稽山即羽山、涂山,也即三涂山,本是夏人的祖山圣地,只是读音有别而已。今综合前人所论,复加以自己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之。

(一)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与禹会会稽山重言

《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南子·原道训》所言相同。《帝王世纪》:“禹会诸侯于涂山。”这些是说禹合诸侯于涂山的。文献还有说到禹会诸侯于会稽山,并死葬其地的。《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或言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又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集解》引《皇览》、《越传》、《吕氏春秋》等皆以为然。它如《韩非子·饰邪》、《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水经注》渐江水条等亦同其说。《国语·鲁语下》引孔子的话说:“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致群神”即致诸侯,古时诸侯与天子一样主任于祭事,所谓奉社稷、奉宗庙者,惟不祭天地而已。上古人信天命神灵,天子诸侯皆天命,由祖先神所佑护,天子诸侯即祀守神灵者,故可以代神名。孔子听闻中也有禹会诸侯于会稽。既言合于涂山,又曰会于会稽,其为一地的可能性极大。过去言会稽山即涂山者,多持此以立说。

(二)禹会涂山、会会稽山为计功与杀罚,据夏时礼法知其必在夏人的宗庙圣地

不少人认为禹会会稽为东巡狩。综合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巡狩之说实则晚出。一者禹会会稽以孔子听闻为最早,只言会群神诸侯。《墨子·节葬下》说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也不言巡狩。《吴越春秋》甚至说“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山,一示中国”。也认为是还归而朝四方群山。二者合诸侯大会计功,与巡狩而会一方诸侯不同,巡狩一方不当言“合”,言“大会”。《尚书·尧典》言舜格于文祖,告天祭望而“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是说会天下诸侯。

又东巡狩“觐肆东后”,是见东方诸侯。《左传》哀公十三年:“王合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王。”可见,大会诸侯是四方诸侯往朝天子。《尚书·顾命》记载康王即位,太保帅西方诸侯,毕公帅东方诸侯以见于王,是为大会诸侯的典型例证。显然“大会”天下诸侯与会一方诸侯不同。禹、舜属于同一时代,禹大会诸侯当如舜会见四方群牧诸侯。禹巡狩死葬东方或东南说,是秦汉学者据当时封禅巡狩之风,与《尚书·尧典》的巡狩资料附会而成的。

古之天子大会诸侯,不为戎事,必是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昭公四年载椒举例举古代诸侯大会:“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毫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丰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钧古为天,钧台即天台,天台之享史无明文,当是盟会诸侯以告天。景毫之命即《尚书大传》所载商汤战胜夏桀后,大会三千诸侯,三让告天而登大位。孟津之誓为周武王盟会诸侯以伐殷。岐阳之会是周成王平定东方反叛,于祖山岐山之南会盟天下诸侯,诸侯实为助祭。如此等等,可见古时诸侯大会之一般情况。《尚书大传》曰:“古者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朝见其身,述其职。”《公羊传》桓公元年:“诸侯时朝乎天子”,何休解诂:“五年一朝,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五部,部有四辈,辈主一时。《孝经》: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许慎《五经异议》以为“公羊说虞夏制”。述职则必及赏罚。禹会诸侯未见有说为戎事者,且明言为计功者不少,

则会合之事应是诸侯朝会天子述其职。《尚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意思是说听命者有赏于祖庙,不用命者杀戮于社坛。这是文献明确记载的夏代礼法。古时天子是代在天之神灵统御天下的,所谓“天工人其代之”,“天立五帝以为相”,“王者代天官人”。所以天子赏罚必以天的名义在宗庙社坛所在之地进行。禹合诸侯既有言计功,又有杀防风氏的传闻,则其大会诸侯于涂山,论功赏罚,其地应当为夏人的宗庙社稷或祖山所在。前言三涂山即涂山,为鲧死升化处,正夏人祖灵之所在。

还有两条材料也能说明涂山是夏人的祖山圣地。

一出《穆天子传》(卷五):周穆王“梦羿射于涂山”。周穆王此梦与夏大有干系。一者其梦做于“观夏后启之所居”后向西行进于夏人活动区的途中,《穆天子传》系之于穆王升于“九阿”之前,即《逸周书·度邑解》所谓的“有夏之居”;二者所梦之人羿乃东方夷族首领,也就是“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的后羿;三者羿所射之涂山与禹大会之地为一地。羿射于涂山,以今日之观念看不可理解,实则为古代常见的厌胜之术,通过象征性的射击、鞭打对方保护神,或对其行咒术以求制胜于对手。这种情况在原始社会后期与文明社会早期甚为多见,今日某些农村尚有孑遗,如对草扎人浇热水或刺其心窝等。羿射涂山既是通过射击夏人的神灵所在的祖山圣地而行的咒术、厌胜之术。这一做法后来的殷人还有承继,如帝武乙射木偶而曰射“天神”,殷纣王、宋偃王射革囊而曰“射天”等。“天”字从大从一,本是西方民族的神名,来源于古之统治者曰“大人”(写为字则作“大”),大人死后灵魂升到上面、山上,天字上部的横线为在上、上面的表示符号,“大人”死了灵魂升到上面、山上就是“天”了。所以“射天”即射击在山上的神灵。后羿射涂山是射天的另一个说法,通过射击夏人的神山以表示制胜于夏人的神灵。古时族与族之战,也是神与神之争,所以羿射涂山即通过射击夏人的神灵而表示制胜夏人。

二出《史记·龟策列传》:“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涂山之兆”的具体情况今已不可考,古之部族兴起之山多为其宗山,如岐山与周,丕山与商,夏人的宗山又曰“崇山”,崇字从山从宗,实即宗山。古人认为人死灵魂归于祖山,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