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市区驶入郑少高速公路,只需半个多小时车程,就来到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分水岭,同时也是儒教、佛教、道教荟萃之地的中华文化圣山——嵩山。

■自然概况

36亿年前,当地球的东半部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时,一块满载神秘信息的陆核悄然崛起在大洋之上,率先成为亚洲最古老的陆块。它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横卧东西、雄峙中原的雄伟山脉——嵩山。

嵩山堪称“万山之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朵岩”,被地质学界称为完整记录地球演化史的“五世同堂”。

这里发现了海象生物化石、陆象生物化石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多种古生物化石,蕴藏了煤、铝、铁、麦饭石等40多种宝贵的矿产资源。

嵩山属于伏牛山系,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古名“外方”,夏商时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

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五代后称“中岳嵩山”。年,嵩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

年,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登封市境内,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东依河南省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总面积平方千米,东西绵延60余千米,最高峰海拔米。

这里山峦叠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七十二峰。

■人文胜迹

嵩山天下奥。嵩山不仅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核心,山上山下名胜古迹众多,居五岳之冠。

蕴含着“三皇五帝”文化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在嵩山及周边都有重大遗存。嵩山处处有胜迹,世代藏玄机,被誉为中华文物荟萃宝地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

历代帝王将相在此封禅祭祀,唐武则天把嵩山改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封天中王之妻为天灵妃。历代文人学士、骚人墨客到此游览讲学、著书立说,高僧名士来此悟道修禅。嵩山东麓余脉始祖山是黄帝文化的中心。

大禹是夏朝的始祖,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嵩山之东峰太室山,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嶂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又称御碑峰,海拔米。

《诗经·大雅·崧高》有“崧高唯岳,峻极于天”之说。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脚下峰壑开绽,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

■少室山

少室山又称御寨山,位于太室山东侧。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后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

少室山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

嵩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是中国古代建筑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寺、庙、阙、庵、宫、观、塔、台、坛、殿、阁、坊、亭、桥等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绵延不断,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自秦汉至清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著名古建筑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元代观星台、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初祖庵、嵩阳书院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少林寺

嵩山是佛教圣地,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为天下第一名刹。寺旁有从唐至清代的古塔两百多座,是中国最大的塔林。

今天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是全世界武林弟子向往的圣地。少林武僧团经常代表国家出访世界各地,进一步扩大了中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

■中岳庙

太室山黄盖峰下的中岳庙是嵩山现存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较古老的道教建筑群之一。

中岳庙始建于秦代,时称“太室祠”。西汉时,汉武帝游嵩岳,中岳庙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中岳庙占地10万平方米,全长(进深)米。沿青石板铺成的中轴线大道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化三门、峻极门、崧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等,共十一进。庙的东、西两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和龙王殿等独立成体的小院落。庙内有株古柏、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被誉为“文物之乡”。

■嵩阳书院

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坐落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最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隋炀帝大业年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后周世宗于此设太乙书院,宋代改名为嵩阳书院,与河南应天府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我国宋代四大书院。

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主持讲学。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十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循循善诱,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除“二程”以外,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杨时、朱熹、李纲等20多位名流巨儒。

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一部分就是在嵩阳书院附近的崇福宫完成的。嵩阳书院曾经毁于兵燹,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多册。

从五代后周到清代末年,嵩阳书院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明珠。

■周公测景台及元代观星台

嵩山东南麓10千米的登封告成镇即“阳城”,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之地。

周朝时,这里被视为天地的中心,周公姬旦在这里设立了测景台。

元代,这里又成了全国天文观测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活动,在全国27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站。

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利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周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我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嵩山拥有各类文物古迹共处。其中16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自然演化还是从人文肇始来看,嵩山都堪称华夏起源的“万山之祖”,中华民族发展的活水源头。

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审议通过,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之成为中国的第39处世界遗产。它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嵩阳书院、会善寺和观星台等。

创建于东汉时期的少室阙、启母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典范中岳庙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嵩阳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是不同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纪念碑,千余年来,它们影响了广大范围内的宗教建筑形制。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类型之多、规格之高、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世所罕见。

它们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漫长发展的滥觞,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

这组建筑为已消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是一座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她的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建筑艺术的魅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