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化 https://m-mip.39.net/heart/mipso_5792158.html

第一次认识嵩山“八景”,是在我6岁记事那年。第一次认识的嵩山“八景”,是通过“八掛秋千”的顶篷展现出来的。

中岳嵩山,主峰峻极山峰陡峭,云中步道

我的家乡是在河南省郑州市最西部的县级市登封市的最西端的颍阳镇颍北村。那时叫作北街村,共有八个生产队,我是八队的,处于北后街,是与东街交界的地方。在我家门口向北20米的十字路口处,每年的春节过后,乡亲就要在此搭建一座宏伟高大的“八掛秋千”,这是家乡过元宵节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

八掛秋千亦如此形

“八掛秋千”的结构比较复杂,但是搭建完成后却是威风八面。首先是中间的一根老杆,高约10米左右,粗约一个人能搂抱的程度,底部有一个胳膊粗细的铁锥,尖端朝下,要把它放在地下竖起埋好的石磙侧面的磙窝里,保证立柱承重并且能轻松转动。在老杆腰部上有一个重要器件,就像雨伞上面串起平行支架的手推圆柱承重体一样,要承受来自斜杆和平杆的压力支撑,还要能顺畅围绕老杆做圆周运动。

这样的石磙竖起埋在地下,利用一侧磙窝

从老杆顶部的受力处向下斜垂9根5米长的方木,交接来自老杆中间的9根3米长的平行方木和圆周平行支撑的8根方木,组成一个大伞体,然后在每个交接点两侧的撑杆上垂下两根大绳,底部连着一个厚木板,称为“秋板儿”,依次排列,有8个秋千,可供8个人同时打秋,故称“八掛秋千”。特别说明的是动力系统,是在老杆与人平行的位置横起绑上一根木杆,由一人或两人用力推动转圈。

这是类似于八掛秋千的舞狮老杆珍照片

这个框架完成后,将要进行一项关于本文主题的重要环节——在有8个空格的顶棚框架上铺设登封“八景”的篷布。说起来那是年了,虽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乡亲们更加热衷于过节的热闹和文化,特别是这个展现登封自然美景的时刻,好像每个人都格外兴奋和期待,热情洋溢,谈笑风生,因为连我这个几岁小孩儿都感觉到这是众人盼望的最热闹的场景。天下闻名,嵩山少林。天地之中,中岳嵩山。武皇登封,峻极主峰。山峰叠嶂,风光无限。展示的登封“八景”为: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

天下第一古刹,嵩山少林寺

岁月更替,光阴荏苒,五十载车轮驶过,登封“八景”历历在目。可惜昔日民俗文化,如今难觅其踪,更没有设备记录当时画面,确实非常遗憾。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却也倍感亲切,值得回味,更值得与大家分享。非常感谢各位真情相守,始终陪伴,希望看到大家热情交流,共话心中无限期冀,重温梦里悉数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