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
年,“科技创新”是河南发展新方法论中首当其冲的最热词,河南正在围绕科技创新进行一场全链重构,从逻辑到载体,从生态到配套,从团队到文化,打一场全领域、全过程、全周期的深度重构攻坚战。
这其中有顶层设计上的关键布局:6月11日,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努力打造全国创新高地”;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并将其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写入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一系列事关河南长远发展导向的重要布局中,均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这其中也包括一系列标志性创新载体重构:天内,嵩山、神农种业、黄河三大省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行;10月16日,首批8家省中试基地、10个河南省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在龙子湖畔启动……河南创新发展,正在完成蓄能起势。
但在河南构建全域创新体系和生态过程中,县域创新短板如何补足,走出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河南路径,就成了年创新河南建设的关键所在。
年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布局年经济工作时,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首位,并作出如下部署:
“推动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完成架梁立柱,重构重塑省实验室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实现‘智慧岛’双创载体省辖市全覆盖,引育创新人才团队取得新突破,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全面展开,‘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质量推进。”
这其中,县域如何融入创新河南建设,补齐创新短板,夯实科技创新支撑呢?
首先,通过“中心城市+县域”的组合形式,强化与省级科技创新资源、载体的对接。
省级科技创新体系完成重构后,如何更好发挥这些创新资源对全省对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就很关键。单独县域与省级平台的链接,链条过长,存在着明显断层,而破解的方法,正是以中心城市+县域的组合形式来完成对接落地。
紧紧围绕地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在中心城市落地建设省科学院等省级平台分院,并以分院为主要载体,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才能完成全域创新生态等闭环构建。
其次,需要不断提升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研发平台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县域应该加大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创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引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企业研发机构的梯度培育机制。
第三,加大创新主体培育。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引育人才,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这里指向的正是要加大创新主题的培育。
县域应该更加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量提质,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重点指导相结合、政策引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第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通道。
有效化解县域创新资源短缺难题之后,补齐县域创新短板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通道。
对于县域来说,就需要借力中心城市创新资源和平台,提高自身创新孵化能力,通过孵化平台建设,通过科技企业引育并重,打造出一条雏鹰—瞪羚—领军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劲的创新型企业,最终通过这样完整的创新生态和路径,来完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和升级。
编辑:刘梦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