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藏着名山大川,
唐代诗人为什么喜欢旅行?
他们中的“登山冠军”是谁?
读《唐诗里藏着故事》,
和孩子一起在唐诗中穿越历史
00:5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跳进你脑海的是不是杜甫的《望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起庐山,李白的这句诗会不会脱口而出?
除了这些人尽皆知的名句,还有很多诗篇里藏着祖国的名山大川。畅销系列《唐诗里藏着故事3·山川篇》终于出版了。这一次,李白、杜甫带您和孩子一起去爬山。诗和远方,这本小书里都有。
唐诗里的此山是彼山
《望庐山五老峰》《归嵩山作》《望岳》……唐诗中写山的名篇不少,有的开门见“山”,有的题目即含山名。但是,你知道吗,有些唐诗里出现的山与我们现今所说的并非同一座。
比如,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的这座天门山位于安徽省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然而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天门山远在潇湘水云之间,拔地擎天、陡险峻峭、景色雄奇壮丽,被称为张家界的天然画屏。它藏在武陵山区,与著名的九寨沟、梵净山、凤凰古城相邻,与李白大赞的可不是同一座天门山。
《唐诗里藏着故事3——山川篇》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跨越时空的向山而行
《唐诗里藏着故事》系列有个副标题:“和孩子一起读懂经典名篇”。前两本聚焦课本里的唐诗,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对诗、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更轻松地读懂、背会唐诗。那么这第三册可谓是“进阶”版,它可能不仅仅“服务”于孩子。
李白说自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确如此,光庐山他一生就游览过五次。庐山只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孤立山峰,没有庞大的山脉“家族”支撑,且海拔不过米左右,是什么原因让诗仙如此钟爱?他的两首《望庐山瀑布》“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世人传诵。《望庐山五老峰》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是庐山的雄、奇、险、秀深深地吸引着他?还是因为山是他的修行场所?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川带给我们美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山川带给我们震撼;“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川带给我们诗和远方。
山川风物、奇绝美景、名胜古迹、珍禽异兽、幽谷密林……《唐诗里藏着故事3·山川篇》提供了一个最能亲近历史、亲近诗人、亲近山川的平台。人与自然、情与景,巧妙融合,完美呈现。
故事,知识,见识,绵而不绝的知识学问从诗中来。
原意,深意,诗意,卓尔不群的审美情趣从诗中来。
《唐诗里藏着故事3·山川篇》
康宁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闫书英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