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的一处小小村落里,几百棵古柏苍翠欲滴、遮天蔽日,环绕着三座古墓。墓主人的名字说出来你一定知道,他们就是苏轼兄弟。

每当静夜来临,朦胧的月光照着这片柏树林,山风吹拂着,吹过汝水,吹得树林簌簌作响,像极了下雨的声音,也像是人的叹息,这正照应了墓主人的一句绝命诗“他年夜雨独伤神”。

苏轼兄弟是四川眉州人,如果没有专门了解过苏轼的埋葬地,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苏轼葬在四川,其实并非如此,苏轼兄弟二人都葬在河南的苏坟村东南处。

这让人不禁产生了疑问,眉州距离郏县遥遥千里,他们为什么舍弃故乡而葬在中原呢?而且是这么不知名的郏县?让我们一起走近三苏,走近郏县,揭开这个谜团。

苏轼和郏县

苏轼的一生先是平步青云,经历短暂的繁华与荣光后,他的人生之路变得极其坎坷,似乎没有哪位文人比他的仕途更坎坷了。

苏轼二十岁进京赶考就中了进士第二名,而且得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可以说是苏轼的伯乐。

进入官场之后,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一直夹在新旧两党之间,遭受排挤,以至于被贬得越来越远,好几次险些丢了性命。

因为受到排挤,所以苏轼一生大多在地方做官,他做了许多救民于水火的事。

对他来说,杭州是让他最安心惬意的地方,惠州是他苦中作乐、贪食荔枝的地方,儋州是他经历最奇的地方。正如他自己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古代文人常常讲究落叶归根,所以苏轼最应该被埋葬的地方是他的家乡四川眉州的祖坟,可是苏轼死后为什么不选择回乡呢?

其实苏轼后来生活得很艰难,他还为此想了一个控制花销的做法:把自己每月所发的俸禄分成三十份挂在梁上,每天只取一分钱买柴米油盐。

可见其生活的艰难程度,他又如何能耗金银让儿女扶柩回乡呢?而且他还是戴罪之身,身陷党争,也生怕死后回乡会连累家乡的亲人。

如果苏轼不能选择回乡,那么他葬在任何一个他被贬过的地方也都不会引起后人的疑问。

他自己也曾想选择他待过的常州作为终老之地,而且他也是在常州逝世的,但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葬在常州或是其他的贬所呢?而是这个他不曾待过的郏县?这就显得有些奇怪。

在北宋时属于汝州,苏轼确实曾奉命到汝州任职,但是因为途中盘缠耗尽,又痛失爱子,他也生了病,所以最终没有去汝州做官。

但后来苏轼是去过汝州的,他不仅仅是在旅途中匆匆看过汝州的风光,而且和他的弟弟苏辙一同游玩了汝州,那时他弟弟正做汝州知州。这样看来,苏轼与郏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言郏县小峨眉山酷似眉山

关于苏轼为什么会葬在郏县,有这么一个传言。传言苏轼被贬岭南,要举家搬迁,又缺少路费,所以想到了在汝州做官的弟弟子由,他于是去寻找子由筹措路费。

来到汝州后,弟弟带他游历汝州风光,苏轼在这里小住了十多天,其中兄弟二人就曾一起去过郏县的小峨眉山。

据说,兄弟二人一同登上郏县境内的嵩山旁支箕山,他们看见山脚下的两座小山峰像两道蛾眉,弯弯的并列在箕山以南,十分像家乡的眉山,而且此地北靠嵩山,南面汝水,是个百年后不可多得的安静居所。所以,他决定百年后埋葬于此。

但这个说法却经不起推敲。若说小峨眉山酷似峨眉山,实在无理。四川的峨眉山奇而险,又有几分葱翠俊秀,往往烟雾环绕山峰,使人流连忘返,恐怕家乡的眉山是苏轼心中永远的归属和记忆。

但是郏县的小峨眉山只是两座小山峰,山峰低而平,正如中原的大多数山一样,绵延不断,但起伏不大,而且也没有南方的山葱翠俊秀。所以的小峨眉山并不十分像苏轼家乡的眉山。

如果说县这里风土好,适合埋葬,而且又离北宋都城开封比较近,所以在这里安葬的话,似乎也经不起推敲。

因为嵩县离开封并不近,也相隔数百里,若要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以北的嵩山脚下也可选择,那里也是许多文人理想的安葬之地,苏轼也曾有过归隐嵩山的想法,为什么没有葬在嵩山脚下?只葬在了嵩山的旁支箕山呢?

苏轼遗言

这还要从苏轼临死前的遗愿说起。苏轼和弟弟苏辙兄弟情深,他对身后事的安排可从二人来往的信件中了解一二。

苏轼尚且健在时,他给弟弟的信件中曾写道:死后的葬地请弟弟一人决定,不用拘泥于礼俗耗资甚多来买葬地,如果是还未安葬的侄媳妇可用的墓地,那么我也没什么不可以用的。

由此可见,苏轼兄弟已不打算回蜀中安葬,而是打算在中原就近安葬。而且考虑到苏家的经济状况,苏轼要求一切从简。

苏轼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在常州结束的,当时朝廷要重新重用他,他接到诏书赶往京畿,岂料在中途一病不起,一代文豪就这样陨落了。

这时,陪伴苏轼最久的妻子王闰之早已离世,最懂苏轼的朝云也在岭南不幸死去,苏轼的身边只剩一个小儿子,所以他把身后事托付给苏辙。

从苏辙给他写的墓志铭中可以看到苏轼临死前留下的遗言,他说:我死后把我葬在嵩山下,请你为我写墓志铭。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苏轼明确的遗愿了,可是苏辙为什么没有把苏轼葬在嵩山的正脚下,而是小小的郏县呢?

其实,苏辙晚年为避祸一直居住在颍川、汝南一带,这就离县很近,而且郏县的箕山在古人的认知里也属于嵩山。苏辙的安排既遂了兄长的遗愿,又让兄长离自己很近,可以随时看望,可见其兄弟情深。

苏洵、苏辙坟为何都在此处

苏轼葬在范县的原因已经很明了,但是又一个疑问产生了,为什么苏门父子三人都葬在这里呢?难道他们不想魂归故里吗?苏轼兄弟的父亲不是已经安葬在蜀中了吗?难道要为儿子再迁到中原?似乎没这个道理。

了解苏轼的人都知道苏轼兄弟情深,他们甚至说过:来世仍要做兄弟。苏轼既然葬在中原,作为弟弟的苏辙怎么舍得让兄长一人埋葬他乡。

其实在苏辙为兄长选择墓地时他就考虑到了,他之所以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为的就是兄弟二人死后葬在一起,不让兄长孤单。而且从这以后,苏门的后代都葬在了这里,这里成了苏家异乡的祖坟。

而苏轼父亲的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坟,而是一座衣冠冢。是在苏轼兄弟逝去的二百多年后,后人觉得从蜀中到中原相距甚远,苏轼父子魂灵来往不便,为了纪念和告慰兄弟二人,就为其父苏洵造了一座衣冠冢,自此成了三苏坟。

三苏坟的风景

进入苏陵园,面前有一座年代已久的石牌坊,牌坊上是四个大字“青山玉瘗”,这是后人对他们的赞颂和缅怀。

两旁是苏轼的两句绝命诗组成的挽联,“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道出了无限辛酸和无奈。原来苏轼早就算到了自己无法魂归故里,连挽联都为自己写好了。

三苏坟周围有棵古柏,是明清时期后人为纪念他们种下的,这些古柏苍翠挺拔。但奇怪的是,这些柏树的主干都向东南方向倾斜。

其实普通的北方柏树都是挺拔笔直的,如果枝叶向东南还可解释,但主干怎么会也向东南倾斜呢?当地人说,这是苏轼兄弟怀念家乡感染了柏树,以至于柏树都向东南方望去。

苏轼兄弟埋葬在距家乡千里的郏县,有其对家乡亲人的保护,也有他们浓浓的兄弟情。

家乡是人心底最大的牵挂,但当无法回乡时,苏轼早就说过“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或许他早已不在意葬在哪里了。有这样一个好兄弟陪伴左右,在哪里他都安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