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而闻名于世。五岳中其它山岳确凿无疑,唯独北岳恒山,有古今之分。古恒山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阜县和涞源县三县交界之处,其主峰是大茂山。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到古北岳祭祀困难,于是就在距离古北岳恒山主峰大茂山脚下70公里的曲阳县城设立了北岳庙作为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有人写文章说过:“宋辽对峙时期,古恒山成为战争要地,北岳一系列标志性人文景观丧失殆尽;加上恒岳主峰距离北岳庙尚有百里之遥,官员祭祀只到北岳庙而不到恒山;金代析曲阳北部置阜平后,北岳恒山与北岳庙分属不同县份,导致人们对于北岳恒山的淡忘。”明朝建都北京以后,不断有人主张祭祀北岳到山西浑源县,理由主要是:北岳恒山和祭祀北岳的地点应在国都北方,而当时祭祀北岳的恒山是河北大茂山,祭祀地点在曲阳北岳庙,均在国都之南,与京城方位不符;改祀到山西浑源,是因浑源曾为恒阴,为恒山阴面,恒阳、恒阴“皆指恒山”,浑源又比曲阳在国都偏北。而反对派运用大量“改都而不改岳”的历史事实来反驳。对于这场争论,明朝采取折中办法:把河北大茂山北岳主峰,改封在山西浑源,也就是现在的北岳恒山,以示北岳为京都之北,但国家祭祀地点仍在河北曲阳北岳庙。到了清朝顺治十七年(公元年),刑科给事粘本盛上奏朝廷,要求改祀,这次清顺治皇帝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朝廷决定:根据礼臣的建议,改祭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罢北岳曲阳之祀。就这样,从明代开始的改祀争论一直延续到清初顺治年间,祭祀北岳的地点才由河北曲阳移至山西浑源,这样山西浑源的恒山封祀合一,成为了国家正统,北岳恒山也最终完全“由河北挪到山西境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37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