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31224/4315794.html

(一)自然状况

1.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小。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4)分布不均,区间差异大,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水量1/4。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3.生物资源

我国有水杉、银杏、银杉等“活化石”物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我国是世界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约有10.4万种。

4.经济地理及旅游资源

(1)农业生产

我国三大粮食主产区:河南、河北、山东。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

(2)重点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供水区域为京津冀豫。

西气东输工程: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跨海大桥。

三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5.能源和矿产资源

6.旅游资源

五岳:东岳山东泰山(五岳之首)、西岳陕西华山、北岳山西恒山、南岳湖南衡山、中岳河南嵩山。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四大名楼:山西鹳雀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福建省武夷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安徽黄山、山东泰山(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二)资源概况

1.我国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小;

(3)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矛盾尤其突出;

(4)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我国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4位。世界耕地面积前五位的排序为:美国、印度、加拿大、中国、俄罗斯。

3.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和美国。

4.解决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5.我国最大的渔场为舟山渔场。

6.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全国最大)、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7.三北防护林体系: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省的宾县,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级行政区。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

8.中国是世界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约有万种。

9.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富煤、缺油、少气。

10.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

11.在目前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中,我国居第一位。

(三)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而观念则是国民素质的核心。而观念主要有:独立人格、主体意识、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个人尊严、宽容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生命意识、健康意识。

与大的环境相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生活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了,素质能相应提高,有了素质提高的条件,就能提高素质;同时国民自发地、自觉地、自省地提高自身素质,也能促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发展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四)宗教状况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3.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6万余人,宗教团体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余所。

(1)佛教在中国已有年历史。据统计,中国有佛教寺院3.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余人,寺院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余座。

(2)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余座,乾道、坤道5万余人。

(3)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所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2多万,现有清真寺3.5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5万余人。

(4)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多万人,教职人员约多人,教堂、会所约处。

(5)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万人,教牧传道人员3.7万余人,教堂2.5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3万余处。

在中国,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

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宗教院校中,根据各教需要进行宗教专业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履行的正常教务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拜佛、诵经、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都由宗教组织和教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发生于年至年的“文化大革命”,对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中国各级政府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也为恢复、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做出了巨大努力,平反了宗教界人士蒙受的冤假错案,恢复开放了宗教活动场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基督教每年恢复、新建教堂约所;到年底,累计印刷发行《圣经》达多万册,并受到多种免税优惠;从年至今,中国天主教已先后自选自圣主教近位。近十余年中国天主教培养、祝圣的年轻神甫有多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宗教徒有爱国爱教的传统。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团结信教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的建设。各宗教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天主教、基督教的“作光作盐”、“荣神益人”,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等。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这既是由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兼容、宽容等精神的影响,更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政教关系。

(五)生态环境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它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环境科学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像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自然科学,也含有像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包含了涉及人类和其他有机体的周边环境的学科。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农业开发和城市化是这种影响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组分,包括人类自己,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是其代表。

(六)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一般指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决定这个社会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概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是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之一。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它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人民的集体所有制)才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是指在一个时期全社会的经济总量规模、结构关系及政府调度资源并投入建设的经济可行性由此可以测度社会的经济能力与政府的经济能力。

(3)市场经济的基础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状态,即人们衣食住行的状况。

(4)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传统解释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上实现了由“对立论”、“补充论”向“共同发展论”的转变。

(5)在对经济基础的理解中,有人认为经济基础只是生产关系,这是片面的,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基础或人的基本活动,不可能仅由生产关系来构成。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上层建筑,它的主要形式是政治和法律,是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为经济基础服务。

(6)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或生产方式),即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藉以竖立其上的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7)一般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科书中,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文化观念同样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由此就引出一系列问题:一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变了,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是否会变,会如何变。

(8)网络与上层建筑的革新同一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称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变革。网络技术通过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作用,也在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变革。

(9)认为这两种经济基础的定义都有片面性,本文的经济基础定义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矛盾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系统)。

(10)“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是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

(1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三者是同义语。

(12)有些同学只答“生产关系的总和”,大致的意思是知道的,但认真推敲,这里的生产关系不是指任何一种生产关系,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才可称为经济基础。

(13)这一概念强调任何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的阶级性,而这种阶级性的具体内容是由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也称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14)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同物异名”,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做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称为经济基础。

(15)社会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故又称为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又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

(16)我们把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称为经济基础,而把其他生产关系称为“经济基础现象”。

(17)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结构称为经济基础。根据以上论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内在联系了。

(七)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我们将国家战略资源划分为八类资源和23个指标,这些指标的总和构成了综合国力。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或战略资源,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