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工作人员还在检测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擦拭百叶窗,让它更好地收集雨水信息。

每次上山,工作人员都要攀爬山石堆砌成的道路。

顶着大风,工作人员在塔上测量风力。

□记者刘瑞朝文白周峰摄影

核心提示丨嵩山国家基准气候站,是嵩山之上一个别样的存在。它已在山顶存在60余年,但通往山下的,仍然是需要两个小时脚程的蜿蜒山路。这里的极端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这里的夏天能长达几十天大雾弥漫不见太阳,潮湿阴冷的环境让这里的坚守者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六七级的风力,在这儿是稀松平常;六七摄氏度的温差,在这儿更是司空见惯。这里的坚守者们,用眼睛和脑袋,监测着气象的变化;用脚步和手掌,丈量着那条崎岖的山路。

海拔一千多米的气象站,走了近四个小时才抵达

这是一条看似容易、实则难走的山路。陡峭的嵩山,全是山石砌成的道路,为了站得稳当,不得不频繁走“之”字。往往已经走得腰酸腿疼了,却被告知才抬升了几十米。

我们的目的地,在海拔.4米的嵩山跑马岭的山岭之上。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个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嵩山气象站就在山巅之上。其实气象站距离山底的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蜿蜒的山路加在一起也只有六公里左右,但就是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却走了将近四个小时。

今年52岁的气象站站长王彦涛,作为最熟悉这条山路的向导,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身扛一背包,脚穿运动鞋,其他人都累得气喘吁吁,他的脸上还没有汗水渗出,呼吸也较为均匀。

原因无他。他一边弯腰攀石上山,一边回答着大家的困惑,因为这条山路,他已经走了将近32年。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里。第一次上山的他,背着行李被褥,足足花了四个小时,才抵达气象站。从山底到山顶,这是他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后的年轻岁月里,他曾经创下了五十分钟左右攀上山顶的纪录。即便如今已年过半百,他也能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段熟悉的路程。

嵩山气象站是我省两个高山气象站之一。但同为高山气象站,鸡公山气象站的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汽车能够直接开到门口。而嵩山气象站,从年建站到如今,最便捷的道路,也仅是这条老旧的山路,没有任何代步工具能够上去,只能徒手攀爬。

在上山的途中,我们见到了挑山工。挑山工的打扮和神态,与小学课本里那篇《挑山工》几乎一致。他们负责着气象站日常生活用品的运送。

冬春风大寒冷,夏秋雾多潮湿,催发了风湿病

鬓角已经斑白的王彦涛,已不敢甩开膀子走路。他的背包里,常备着一些应急的药品。由于长期在气象站工作,来回上山下山,在恶劣的环境下他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

他患上的病,在山顶气象站工作人员里很常见。山顶之上,冬春风大寒冷,夏秋雾多潮湿。极端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25摄氏度,最大风速能达44.7米/秒,相当于14级的风力,而最长的连续雾日为42天。年平均降水量并不低,达到了毫米。一年当中的四个季节,这里都要比山脚低出六到七摄氏度,而六到七级的大风,更是司空见惯。

在气象站的10名工作人员中,蔡冠杰是最年轻的一个。去年毕业来到这里的他,对这里恶劣的环境深有体会。夏天的时候,山脚下是蓝天白云,山顶上却是雾气蒙蒙。驱之不散的雾气,能够持续好几十天。见不到太阳的日子,潮湿而闷热;时常“光临”的强对流天气,释放的雷电仿佛在头顶上爬行。

地板墙壁上,布满了水滴;空气如同发霉,弥漫在房间之内;床上的被褥如同被水洗过,人如身处桑拿房之中。遇到强雷暴天气,他们还不能躲在屋里,要冲到雨中,顶着近在咫尺的雷电,调试和修理电器。

遇到冬天下雪,往往就要封山。在这里已经工作十二年的李豪说,每到冬季来临前,他们都会忙着储备过冬的蔬菜食品。他们雇用挑山工,挑上来大米挂面、白菜南瓜、粉条腐竹、油盐酱醋,这些易存易放的食物,就是他们4个月的越冬食粮。整个冬天,他们都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王彦涛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艰苦岁月。院中杂草丛生,房屋破败不堪,照明靠煤油灯,吃水要找很远的山泉。“八大难”压在心头,吃水难、吃菜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沟通难、找对象难、子女上学难。

河南唯一的高山国家基准站,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气象站内的人员并不多,加在一起总共十名左右。这还得益于省气象局出台的一项政策,《嵩山、鸡公山气象站人员补充管理办法》规定,每年招聘2名气象相关专业毕业生,补充到嵩山站工作锻炼3年,期满后,再分配至省内其他县局工作。此办法的实施,解决的正是嵩山站人员轮换困难的问题。

由于人员较少,工作环境特殊,他们没有正常的周末和节假日。每个月轮流下山休息6-8天,每两年轮流回家过一次春节。每天都要保证三到四人坚守在山顶,负责监测气象数据和调试监测仪器。

由于下山的时间少,他们中的很多都没有女朋友。在山顶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些年轻小伙子学会了抱团取暖,他们在一起打乒乓球、打篮球,以打发山巅冗长而又寂寞的时光。这几年随着“驴友”的增多,给驴友们指路也成为他们的娱乐方式。

嵩山气象站是河南省三个国家基准气候站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每天,这里都要观测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气压、蒸发、地温、雪深、日照、电线积冰和高山土壤水分观测。每天的五个整点,他们都要观测发报,及时给上级和国家气象部门上传数据。遇到重要天气,他们还要按照上级指令加密观测。

王彦涛说,这里所观测的气象数据,将作为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而更重要的是,它们将作为研究气候变迁的一手资料,参与到国际的信息交流当中去。嵩山气象站,所反映的不仅是一时一地的气候,更是我省整个西部山区的气象特征。

这个气象站,在嵩山之中,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但嵩山之上的云卷云舒,风云变幻,都被这山巅的气象站尽收眼底。无论是寒风呼啸,还是夏雾翻腾,在这里都会变成科学数据,传输到气象分析系统当中,记录着气候环境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