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亿年前,大地的局面,与现在不同,那时,华南岛在北,华北岛在南,两岛之间,是浩瀚的海洋,古地理学家将其命名为秦岭洋,后来,经过地下岩浆的剧烈活动,华北、华南运动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联合在一起,而秦岭洋的深深的海底,也渐渐崛起,形成巨大的山岭,成为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秦岭的西端是嘉陵江,东端是丹江。“秦岭”一词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汉地方志《辛氏三秦记》,据记载,“秦岭东起商雒,西尽汧陇,东西八百里”。
西秦岭,位于甘肃省陇西天水市以南,包括著名的祁山,诸葛亮曾屡次越过祁山,进攻凉州。
东秦岭,丹江以东,东南端是伏牛山,东北端是嵩山。嵩山以东,就是中原,首个大城市是郑州市。而中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秦岭东延线,包括:桐柏山,大别山。其中,桐柏山是南阳盆地的东界,而大别山,则是,以北河南省,以南湖北省,以东安徽省。
秦岭、西秦岭、东秦岭、秦岭东延线,合称“秦岭四段”。
其中,秦岭,主要是指陕西段,高大险峻,南北数百里,在历史上,秦岭自西向东,共有六条通道——
秦岭六道陈仓道,又名故道,从勉县到宝鸡,途径留坝。
褒斜道,从汉中到眉县,三国时期,诸葛亮喜欢走此道,与魏军在关中西部周旋。
骆谷道,从洋县到周至,途径佛坪。
子午道,从西乡到西安。魏延想从此道奇袭长安,诸葛亮不许。
峪谷道,从西安到安康的旬阳。
武关道,从西安,经蓝田,到商洛,此道,出武关后,直通河南南部的南阳,然后,再通湖北、安徽。
此为秦岭六道。
西秦岭,则有祁山道,自天水,过祁山,到达陕南勉县。
至于邓艾的阴平道,其翻越的摩天岭,则属于大巴山米仓山,自陇南到四川,不属于秦岭。
再来说说东秦岭,包括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等。
崤山,位于洛阳盆地以西,在古时候,山势险要,只有一条极窄的通道。
战国时期,崤山属于魏王国;以东的洛阳盆地属于周王国;再以东的新郑一带,则属于韩王国。
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暴涨,秦惠王在位期间,大举东进,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山,在崤山通道的中间点,修建了函谷关。
实际上,早在周昭王时期,就已经修建了函谷关,作为东都雒邑的西边屏障。春秋时期,老子因周王室衰落,因而出函谷关西进,前往秦国,在关令尹喜的请求下,写下了千古名著《道德经》。
后来,函谷关荒废了,直到战国时期,秦国得崤山,重建了函谷关。
函谷关,南接秦岭,北临黄河,因此,地形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国以函谷关为东界,进可攻,退可守,形势极为有利。
无论是战国时期,还是秦末诸侯崛起时期,函谷关都是不可攻破的存在,刘邦尝试过,根本不可能,于是,头脑灵活的刘邦,南下,从武关通道攻入了关中。
在无数次攻击中,函谷关仅有两次被攻破,一次是齐将匡章,率诸侯联军,攻破函谷关,一次是项羽率联军,要进关中,刘邦派兵守函谷关,但是,刘邦兵,战力不行,项羽兵强马壮,他派精兵爬上两侧的峭壁,居高临下,箭如雨下,射击关城中的守关官兵,楚国大队人马则趁机爬城,守城官兵伤亡惨重,无力守城,联军遂攻破函谷关,项羽一路杀到鸿门,刘邦只得前去迎接,请罪。
崤涵通道在历史上最早的著名战役是春秋时期的崤之战,秦穆公在位期间,派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秦军东进,前往讨伐郑国,回师途中,经过崤山通道,晋襄公派将,在两侧的山崖上,设下伏兵,居高临下,乱箭齐发,消灭了三万秦军,这在春秋时期,是相当庞大的数字,只留下三将,将其活捉。
东汉末,曹操战马超,为了扩大地盘,大举西进,在黄河之滨修建了潼关,函谷关结束了历史使命,从此被潼关取代。
洛阳盆地东侧的嵩山,是东秦岭的东北端,以少林寺著称。嵩山以东,就是华北大平原,向东一直到海。
洛阳盆地西南侧的熊耳山、伏牛山,是东秦岭的东南端。同时,伏牛山也是南阳盆地的北界。
南阳盆地东侧的桐柏山,以及以东的大别山,是秦岭的东延线,在地质学上,东延线与秦岭,属于同一条造山带,即秦岭-大别造山带。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七十年代小说《桐柏英雄》,非常精彩。
大别山,以北是河南,以南是湖北,以东是安徽。大别山是江汉平原的东北边界。
在历史上,大别山是吴楚的分界线,孙武伍子胥伐楚,就是破了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武胜关,越过大别山,而杀入楚国境内的。
在历史上,自关中直接南下,必须经过武关蓝田关通道,唐人韩愈有名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当时,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惹得唐宪宗大怒,被贬到瘴气弥漫、蛇虫遍地的南蛮荒地潮州,被迫离开国际大都市长安,走丹水通道南下,他到了蓝田关,侄孙韩湘子赶到,与他一起南下,此时,大雪漫漫,道路难行,连马都不想再走,于是韩愈作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在潮州,兴办教育,使得潮州风气大变,成为“海滨邹鲁”。
在古代,北方水系发达,自关中南下的话,可以走蓝田,然后不远,即可到达秦岭山中的丹江,乘船,经汉水、长江,湘江、灵渠、珠江,可以一路达到广东出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