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m.39.net/pf/a_7572162.html

人类社会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要规避因水产生的旱、涝等灾害,水利工程因之得以修建。

在早期国家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大规模水利兴修,城市水利系统作为区域内城市选址和营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也在被不断实践。

环嵩山地区是传统意义上三代王朝统治的核心区。环嵩山地区的城市水利不但是表现城市形态结构特征的关键要素之一,也与城市区位条件以及城市布局的发展、演化息息相关,是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版映了中国早期王朝国家社会权力结构与历史的变迁。

书名:环嵩山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系统的考古学研究作者:刘亦方宋国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年3月定价:.00内容简介本书结合环嵩山地区夏、商、周三代城市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城市形态,梳理并分析了城市水利相关的考古资料,揭示早期城市化进程中当地城市水利的发展脉络,大体总结了该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系统设置的规律。在比较世界各地域早期文明城市水利建设异同的基础上,阐述环嵩山地区代表的早期中国城市水利系统的基本特征。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缘起与意义(1)第二节研究范围和概念说明(2)一时空范围(2)二早期城市与城市水利系统(10)第三节中国古代城市水利研究综述(14)一传统城市水利史研究回顾(14)二城市水利考古研究及进展(16)第四节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8)一研究方法(19)

二研究框架(21)

第二章城市水利工程的萌动:三代以前的定居聚落与水利设施(23)第一节裴李岗文化聚落的沟渠设施(24)第二节仰韶时期聚落的环壕与围垣(26)一聚落环壕与水利(27)二垣壕兼备聚落的出现(35)三仰韶时期聚落水利的特点(39)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聚落水利(40)

第三章城市水利系统的肇始:龙山至二里头的城市化与城市水利(42)第一节龙山时期的早期城市水利工程(44)一城垣与城壕工程的修筑(44)二明沟暗渠引输水工程的出现(57)三水井的普及(63)四龙山时期城市水利工程的出现与发展(64)第二节城市水利系统的确立——二里头都邑的城市水利(66)一城市用水条件(67)二城市水利的设置(69)

第三节龙山到二里头时期的城市水利系统(78)

第四章城市水利系统的演进:商王朝时期的城市水利系统(80)第一节郑州商城的水利系统(82)一城市用水条件(82)二城市防洪导水工程(84)三以沟渠为中心的引输水系统(87)四水井设施(97)第二节偃师商城的水利系统()一城市用水条件()二以沟渠为中心的引输水系统()三水井设施()第三节地方城邑的水利设施()一望京楼城邑()二大师姑城邑()三东赵城邑()第四节商代中晚期城市水利系统的演变()一小双桥水利工程的设置()二安阳都邑城市水利的变迁()

第五节商代城市水利的发展()

第五章城市水利系统的兴盛:周王朝时期的城市水利系统()第一节周王室都邑的城市水利()一周王室都邑的用水条件()二西周洛邑的城市用水()三东周王都的城市水利()第二节郑韩故城的城市水利()一城市用水条件()二城市水利的相关线索()第三节中小型城邑水利的设置()一两周之际的城市水利——以官庄、娘娘寨为例()二战国时期地方城市水利工程()

第四节两周时期城市水利的重构与完备()

第六章环嵩山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的特征——基于中外比较的视角()第一节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典型城市水利工程的演进趋势()二环嵩山地区三代城市水利的分期与结构特点()第二节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的城市水利建设()一古埃及文明的城市与水利()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水利()三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城市水利()

第三节世界早期文明城市水利的异与同()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页

以上信息根据本店所有或曾有图书,结合网络资讯整理编辑,纰漏之处还望指正见谅。

人文考古书店信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