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书院争议

四大书院的说法始于唐代,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三大书院无争议,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与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有争议。国家邮政局年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书院历史背景

唐哀宗天佑四年(年)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中国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书院。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的“四大书院”也应运而生。

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府书院前身为“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虞城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多年历史。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